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外卖平台被起诉是一次环保法治教育
君达
//m.auribault.com 2017-09-08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日前依法受理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分别诉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三起环境污染责任纠纷公益诉讼案件。三名被告分别是外卖订餐平台百度外卖、饿了么、美团外卖的主体公司,原告以被告未向用户提供“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选项,致使系统默认配送一次性餐具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上述案件中原告认为,由于订餐平台存在经营模式缺陷,未向用户提供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选项,导致用户直接点餐时被系统自动配送一次性餐具,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客观地说,这个诉由是成立的,随着餐饮外卖业迅猛发展,大量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每天产生海量的塑料垃圾,也是不争的事实。据报道,目前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三家平台日接单量高达2000万份,按照每单消耗3个塑料餐盒估算,日消耗塑料制品超过6000万个,而各大网络订餐平台一年订餐共需要146亿个餐盒。

  针对外界的批评,曾有餐饮外卖业内人士表示“委屈”,认为不能把产生塑料垃圾的责任都推给外卖平台,现在面对环保组织的起诉,肯定也会有餐饮外卖业内人士觉得很冤枉,认为环保组织是在“拣软柿子捏”。业内人士的理由是,2008年国家曾实行“限塑令”,但收效甚微,2013年5月1日发泡餐盒也获解禁,使用塑料餐盒餐具并不违法。同时,国家尚未出台餐饮用具的环保标准,只要商家使用的餐具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外卖平台并无强制商家使用环保餐具的权力,加之目前缺乏完备的监管标准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环保餐具工艺也远不成熟,外卖平台对塑料餐盒餐具回收难有作为,也很难承担更多的责任。

  业内人士从维护行业发展利益的角度进行的辩解,不能说全无道理,但相较之下,环保组织一纸诉状将外卖平台告上法庭,更是一次富有意义的公益维权行动。餐饮外卖是“互联网+餐饮”形成的新兴行业,涉及传统餐饮业、互联网企业、普通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等多方主体关系,严格说来,餐饮外卖产生的外部成本,各方主体都应有所分担,但外卖平台作为餐饮外卖行业的“中枢平台”,理当在各方主体中承担重要责任。所以,外卖平台被环保组织告上法庭,并不表明外卖平台是“软柿子”,而是其作为一个“中枢平台”,被环保组织当成了设置公共议题、启动公益维权的一个“支点”,这对外卖平台来说,其实是并不冤枉的。

  事实上,在成为被告前后,外卖平台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努力遏制塑料垃圾泛滥之势。如饿了么2011年在平台上推出“1元换环保餐盒”活动,成功淘汰大部分外卖餐厅的泡沫餐盒,今年4月推出新一代环保可降解塑料袋,免费发放给平台商家使用。最近,饿了么和美团外卖两家外卖平台的APP分别上线了“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不需要一次性餐具”备注选项,此举无论与被起诉有没有直接关系,都可视为对环保组织诉由的积极反馈。从这个角度说,环保组织通过起诉外卖平台来设置公共议题、启动公益维权,已经初步收到了成效。

  环保组织起诉外卖平台,对餐饮外卖业涉及的其他主体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环保法治教育。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遏制塑料垃圾泛滥,传统餐饮企业、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等都负有相应责任。消费者点餐时选择“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转而使用可降解的环保餐具,意味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意味着自己的消费行为要受到更多成本约束和责任约束。一个理性、文明的消费者,为此增加成本和责任约束是值得的。消费者如此,传统餐饮企业和监管部门等主体也是如此。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