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成都一位女大学生,最近在网上感动了不少人。据报道,刚20岁读大二的女生刘琳,在今年8月父亲不幸病故之后,把93岁又意外摔伤的奶奶,带到学校附近,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更可贵的是,面对听到她家遭遇准备资助的好心人,刘琳还婉拒了。她觉得自己可以做兼职,弟弟在打工挣钱,家庭压力暂时还支撑得住,不想依靠别人。
无独有偶。前几天还有媒体报道,安徽蒙城县有一位12岁的男生,带着瘫痪的母亲去上学。报道也感动了很多人,当地残联和爱心人士,见到报道之后也纷纷施以援手。这些孩子的自强自立,的确非常感人,可面对这些故事,我们除了感动,是不是还得有所反思?
家庭成员的互助自救,是值得赞许的可贵品质。可就社会整体而言,当一个家庭出现变故,除了让那些学生甚至是未成年的孩子,过早承受沉重的负担之外,有没有更可靠的救助方案?因为有孝心、有毅力、有能力照顾失能亲人的孩子,毕竟是少数,或者说,媒体能够关注到的感人故事终究是少数,还有更多高龄奶奶、瘫痪母亲的命运,同样值得担忧。
每一个类似感人故事的背后,可能都暴露了社会救助体系的某种欠缺。我们不能因为感动就忽视那些欠缺的存在。比如,“带奶奶上学”背后,反映的可能就是社会养老问题的软肋。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养儿防老”还是最普遍的选择,这不仅是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农村普遍缺乏高性价比的养老机构。如果有可靠的养老院,能比还在读大学的刘琳更好地照顾老人的起居,那才是对祖孙俩最大的帮助。
粗略梳理一下那些感人故事主人公的家庭背景,会发现他们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者小城镇。这一方面是因为穷困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穷困地区的公共服务和救助体系不够完善。在大城市,一个家庭出现变故,居民相对更容易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救助,而在农村,家庭出现变故更多想到的是“自己扛”。我们要赞美这种“自己扛”的精神,但也有必要缩小公共资源的分配差距,给农村的困难群体更公平的待遇。
媒体报道引起关注,关注带来救助,这是过去类似故事的通常情节。社会层面的救助,在舆论报道后进入无可厚非,值得提醒的是,政府相关部门不能也总是看到报道之后才行动。这些社会弱势者理应是政府救助率先要关注的群体。有完善的救助体系,才是一个社会的大善,才是最值得期待的感动。
吴 玲:女孩陪奶奶扫街不能只是感动2014-11-03 |
王义桅:讲好中国故事要实现“三个超越”2015-08-31 |
索要带孙费法院怎么判2015-10-19 |
快评论2016-05-04 |
陪伴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2016-05-30 |
陪伴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2016-05-31 |
宿舍产子而亡,悲剧根源何在?2016-06-24 |
微论2016-06-28 |
在光影传奇中感受丝路脉动2016-09-09 |
海绵城市的哥本哈根捷径2016-11-0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