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苏版”网约车新规终于落地。19日,省交通运输厅权威解读了江苏出租车行业改革“通知”精神,其中特别对网约车的管理做出明确要求。接下来,各个城市将会在10月10日前出台城市细则。
7月28日,交通运输部出台网约车管理暂行办法后,各地方都在加紧制订管理细则,此时江苏率先发布“省级版”,无疑吸引了众多目光。“苏版”新规虽有平台先行赔付、数据接入政府监管平台等亮点,但并无出人意料之处,细读下来,最大的亮点是紧扣网约车行业浮现的突出问题,平衡好各方利益,力求最大公约数,并促进整个出租车行业融合发展。
几个月前,不少人担心网约车新规会给火热的市场浇上一盆冷水,但在新规只闻楼梯响的时候,网约车市场自己冷了下来。前天,全国媒体不约而同关注了网约车涨价新闻,专家认为,这固然有被监管后运营成本上升的因素,但更主要是市场窗口期已过,尤其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后形成垄断态势,对涨价起了引领作用。而绝大多数普通用户选择网约车,就是因为便宜,当价格优势不再,一直存在的安全、司机专业性等各种问题立刻凸显出来。当下的网约车市场是,用户失去热情,司机感到迷茫,平台运营者也遭遇了瓶颈期。
这样的行业发展现状,给各地制定网约车新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出台细化管理规定,完善把关环节、加强信息监管的同时,也应指明行业发展方向,对网约车经营行为做出了科学指导。例如,“苏版”新规中提到网约车型应高于主流出租车、实行市场调节价格等,指出了网约车的定位是“差异化竞争”。虽然实现差异化的方式有待继续探索——服务方式、目标人群、用车需求等都是突围方向,不必只盯着车型。但不管怎样,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更多事情交由市场博弈,是大势所趋。
与差异化竞争相对应的,是传统出租车与网约车的融合发展,两者并不矛盾。差异在商业模式上,而不在体制和人员流动上。东大法学院专家顾大松曾表示,出租车改革和网约车改革应该联动发展,方向是“互联网+交通”的思路。打通了网约车与出租车之间的壁垒,让两类司机的身份能够顺畅转化,无疑有助于消弭矛盾,促进了新老业态融合。
对于普通用户,新规带来的利好显而易见。平台赔付明确了主体责任;平台数据库接入警务大数据平台则是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在核查司机资质、载客过程监管、保险赔偿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从而尽可能保护乘客的安全和利益。当然,具体的管理办法还有待于各城市制定并执行,在省级新规的框架下,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都应顺应市场变化,主动作为,监管到位。让司机们享受到更多政策红利,让公众有更多的出行幸福感。
林 曦:“创业乐土”如何孵化未来可能性2014-08-04 |
田文林:落入寒冬的“阿拉伯之春”2014-12-25 |
魏延安:“互联网+三农”的春天来了2015-04-07 |
杨 涛:互联网消费金融如何进行风险控制2015-07-07 |
专车改革如何勇闯“利益关”2015-10-20 |
以“治理之光”照亮网络空间2015-12-18 |
网约车失范监管须升级2016-03-31 |
公平与梦想是高考的真正底色2016-06-12 |
“考交规顶分”契合法治精神2016-07-22 |
声音2016-07-2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