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七七八八,冷淡交叉”。进入暑期,人们都在准备着与家人、孩子外出旅游,心情和幸福难得一起在路上,一场悲剧却让舆论场荡起了层层波澜。
几名自驾行游客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游玩时,一女性中途下车,被身后老虎拖走,随行同伴救助时也被攻击,造成1死1伤。这样的悲剧实在罕见,加上事发时的视频,立即引发大家的点击转发关注。
然而,舆论场中,也出现了超越安全范畴以外的各类声音。如同行人员关系说、男女争执悲剧说、游园不守规矩说、虎园管理不善说、游客园区责任说等,甚至由此也引发了创作段子的小高潮。当段子比事实多、戏谑比反思多、冷嘲热讽比切身关怀多时,这样的“关注”,难免变味。
“一个民族是否文明,看三件事:一看他们怎样对待小孩,二看他们怎样对女人,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时间”。利用闲暇时间带着孩子旅游的女士出了意外,发生了死伤悲剧,面对此情此景,难道不应首先对遇难者表达哀伤、为伤者祈祷、对不幸的家庭给予同情吗?遗憾的是,猜疑的、指责的、嘲弄的、演绎的,依然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人因为游客自行下车这一细节,而用“活该”甚至“作死”这样的词来表达。我们不是都无比渴望“社会是温暖的”,为什么却对一起悲剧当事人如此刻薄与冷漠呢?
不管最终认定的责任在谁,这起野生动物园里的“老虎吃人”悲剧,说到底是概率极小的一次意外。一起小概率事件为什么能成为一起舆论场上的公共事件,这个现象倒值得引起重视。想起以前曾发生过的“守在某国家前元首病房外等待死讯”“进入某知名女歌手的停尸间拍照”等事件,这背后,其实也有一种“消费灾难”的畸形心理。现在,当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开始手持“全民话筒”时,如果讨论开始冒犯他人的隐私、尊严,无异于是对悲剧承受者个人与家庭的再度残忍伤害。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舆论和各类媒体,都应该恪守新闻伦理,主动尽到一份责任,多一些温暖的人性释放,少一些冷血的无端指责;多一些“如何杜绝悲剧”的思考,少一些“消费悲剧”的推波助澜。
“凡尽善尽美的都不存在,凡存在的皆非尽善尽美。”已发生的悲剧令人痛心,愿逝者安息。当“血的教训”能让更多人为之警醒,让规则成为常识、把安全记在心里,这个暑期才能从暴雨、高温与意外中归于平静。
中工时评:公众的惊诧与反腐的阵痛2014-01-17 |
舒天烈:落马数据刷纪录塑造反腐新常态2014-08-15 |
舒圣祥:家藏上亿现金,“水老虎”是如何养...2014-11-13 |
李晓亮:焦点跑偏的“普京虎”2014-11-19 |
燕山快笔2015-03-06 |
毛建国:但愿“谷大扒”们成为过去时2015-08-03 |
杨于泽:廉政标准就要让人民无可挑剔2015-11-26 |
“反腐强音”背后的“弦外之音”2015-12-02 |
天价宰客最怕一键投诉2016-04-15 |
游客才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2016-07-2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