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日前举办的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政策信息研究室主任李祥洲开门见山地说,“我通过舆情监测分析发现,将近一半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是谣言和传言。”(6月15日《中国青年报》)
如斯所言。近年来,诸如“顶着花儿的黄瓜用了避孕药”“喝豆浆可能导致乳腺癌”“萝卜和茶不能一起吃”“肯德基的鸡有8个翅膀16条腿”等食品安全传言层出不穷,尤其在网络媒体及微信朋友圈中见盛,信的人还真不少。
笔者以为,谣言盛行折射出诸多问题,首先是公众对问题食品的“前车之鉴”警惕性极高,稍有“风吹草动”就绷紧了神经。近些年来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不少,特别是滥用添加剂、防腐剂,以及监管不严酿成的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等,对公众的刺激尤深,故网上一旦出现与食品相关的传言,人们的担忧心理及敏感神经马上就被触动,谣言就会迅速发酵。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应单纯责怪公众“听风就是雨”,偏信偏疑。
其次是食品科普宣传教育滞后,人们的食品消费知识及科学认知比较缺乏。比如“顶着花儿的黄瓜用了避孕药”,明显是“驴唇不对马嘴”,稍懂点农业知识的都不会信,这一观点却能在微信空间被疯狂转发,足见谣言的“粉丝”不少。随着农业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如今新的食品种类及品种越来越多,但对大众的食品常识及健康知识的普及却跟不上趟儿,这一课亟待补上。
第三是辟谣不及时,许多食品谣言已经“铺天盖地”,却鲜见权威部分站出来澄清事实。大道信息不畅通,小道消息必然满天飞。这也警示有关部门,面对敏感的食品安全问题,正规信息渠道要畅通,权威发布要及时。
同时也要看到,有些食品安全传言并非毫无根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管理漏洞,以及标准的缺失、检测手段的落后等问题,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引以为戒,见微知著,积极改进。
总之,应该从食品安全的谣言中,读出百姓的期待与要求;读出监管的差距,继而强化食品安全管理,才能收获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可与满意。应当说,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取得明显进步,食品合格率进一步提升,据李祥洲专家介绍,我国农产品合格率年年上升,2015年及今年以来达到97%以上。成绩有目共睹,但切莫骄傲自满,掉以轻心,应看到,我国食品安全体系总体上仍然是脆弱的,历史欠账较多,无论是法规制度、标准、生产工艺还是检测手段、行业监管等,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一定差距。
食品安全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监管越严越细,不留死角,不存漏洞,谣言就会越来越少,直至绝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