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高铁时速:花海鲜钱吃海带的噱头
光明网评论员
//m.auribault.com 2016-06-08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更多

  今天(6月8日)有媒体报道说,俄罗斯《独立报》援引中国报章的消息称,中国开始研制时速400公里、同时适用中俄两国轨距的新一代高铁列车。

  如果把400公里时速的高铁列车算作“新一代”的话,那么,中国国内既有的350公里时速的高铁列车就成了“老一代”或“上一代”。但是,实际上,所谓“老一代”或“上一代”并不存在,因为目前中国国内高铁列车根本就没有在350公里的时速区运行。若此,上述“新一代”高铁列车实则是从300公里时速跨代而来。

  昨天也另有消息说,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总工程师当天表示,中国国内高铁运行的最高时速恢复至350公里在技术和安全性上没有问题,但是否提速尚需进行充分论证。这番“没有问题”但还要“充分论证”的表态,不仅把表态者本人置于“周全”且“安全”的地方,也将相关问题的决策者放在了可进可退、进退自如的位置上。

  当然,上述表态者的表态场合也非常重要。据媒体报道称,“在技术和安全性上没有问题”的表态,是在“第十三届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的新闻通气会上作出的。在这样的展览会上,展现自己的技术实力无疑是参展者参展的重要目的。所以,既要说自己的350公里时速的高铁列车的技术和安全性没有问题,同时又要回答人们有关这种时速的列车“为什么不运行”的潜在疑问,也只能有上述“没有问题”但还要“充分论证”说辞的表态。

  其实,公众都想知道为什么按照350公里时速的技术标准设计、投资和装备的高铁列车一直在300公里时速(有时甚至还远在300公里时速以下)区内运行。按照上述表态者的说法,目前将最高时速限定在300公里,主要基于运营成本和维修成本考虑。如果将最高时速提升至350公里,动车组的运行成本,比如用电成本和损耗会有提升,因此要综合考虑包括经济性在内的多方面因素。

  不过,公众更想知道的是,当初在确定350公里时速的高铁列车的技术标准、装备水平、投资规模时,是否考虑到了“包括经济性在内的多方面因素”?是否顾及到了“运营成本和维修成本”?是否预计到了“用电成本和损耗会有提升”而致列车时速下降1/7?

  如果一个投资者投资兴建了一家当今世界最高级的7星级酒店,最后却因为床垫和枕头太贵、换洗成本太高而办起了一家招待所甚或“农家乐”,这个投资者不是异常可笑吗!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投资者投资所用的钱,却是纳税人从自己口袋里掏出来的钱。在这种情况下,7星酒店建设“没有问题”但是否运营还要“充分论证”,以及因床垫和枕头太贵、换洗成本太高而将酒店按招待所、“农家乐”标准经营是“符合当前发展阶段的要求”的说辞,这难道不是对纳税人的一种嘲弄吗?

  再者,上述表态者应该知道,铁路路网和列车装备的成本,并非是以时速的提升程度而平均递增的,而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用350公里时速的路网及其列车装备,运行300公里时速的高铁,无疑是巨大的投资浪费。如果350公里时速的高铁列车不是一个用来膨胀投资规模的噱头的话,那么,为什么还要重新投入资金去论证本应在投资动工之前就应该完成的“充分论证”?

  而如果350公里时速的高铁列车的运行“尚需进行充分论证”,那么,400公里时速的高铁列车是否经过了“充分论证”?如果“新一代”已然论证,那么,回头论证“上一代”岂不多余?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