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深圳市近年来探索进行人才评定机制改革,在职称评定上不再由政府大包大揽,而是把评审权下放给有条件的行业组织,由行业结合市场需要和行业发展来对申报人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这一工作在今年得到切实推进,截至目前,深圳共有33家行业组织承接了57个评委会、114个专业的评审组织工作。
应该说,这一改革值得肯定。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专门就改革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提出了明确意见。各地的职称评定改革都在进行。职称评定权的下放在两个方面具有明显作用:一是提升评价的科学性。鉴于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技术进步使得对人才的能力评价标准不断变动。虽然政府主管的职称评定也是聘请业内专家,但往往会因为统一性的规范要求而使评价标准过于死板,行业组织的评定将使职称评定标准更符合业内实际。二是有利于政府的职能转变。当前各个新兴行业不断兴起,行业协会与市场发展更接轨,政府职能部门放权更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职称评定权的下放对于行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都具有示范意义。当前,一些行业协会组织松散、制度不健全、行为不规范的情况较为突出,职称评定权的下放,使行业组织获得比自己组织的各类评奖更实际的权力。一方面,这使职称评定的规范性问题似乎成为让人担忧的问题,但另一方面,这也要求行业组织接受政府主管部门更为严格的审核、检查和社会的监督,从而促使行业组织更健全地发展起来。这次职称改革,深圳市人保局加强对行业组织的指导,对承接机构有严格的监管和考评标准,以确保行业组织接得住,接得稳,就是这个转型时期的稳妥举措。
要推动行业组织进一步发展,短时间内的规范和监管问题并不值得特别忧惧。但应特别注意的是,行业组织运行的独立性应该得到保障,这样,权力的下放才具有实际意义。当前许多行业组织具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与政府主管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行政主管部门权力的延伸。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权力下放就可能成为行政权力继续长袖善舞的烟幕弹,其后果比行业协会自己乱评奖更有损社会公平和正义。
希望行业组织善用职称评定权,评出行业协会的公信力,也由此评出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只有这样,行业组织与政府部门的权力改革才能成为可能,行业组织也才能在整个社会的转型发展中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慈善基金2014-04-22 |
邓海建:慈善基金,为谁而透明?2014-04-22 |
李光金:为排污“黑厂”遮掩是“自黑”执法...2014-08-21 |
王钟的:公信力是激励制度的生命2015-04-20 |
叶祝颐:百家协会脱钩机关应成为改革示范2015-08-14 |
转“卖”疾病类贴吧,给医托钻营之机2016-01-12 |
职称外语岂可通过替考“普及”2016-03-28 |
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新机制2016-03-31 |
职称改革要顺应改革需求2016-04-01 |
不合理的职称评定体系可能造成人才逆激励2016-04-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