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垃圾山”高七八十米,宽约二三百米,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条灰色的巨舌,正肆无忌惮地伸进河谷。在它周围,只有弥漫的臭气、飞舞的垃圾袋。这是陕西乾县漠谷桥北的“壮观一幕”。在当地人记忆中,这里已从最初的垃圾堆变成了如今名副其实的垃圾山。而记者调查发现,乡村正经受着垃圾问题的重重压迫:白色污染,环境破坏,饮水安全,居民的身体健康。乡村垃圾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6月5日《华商报》)
从“垃圾围城”到“垃圾围村”,伴随着场景的切换,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种更无解的困局。环卫基础设施奇缺,村民生活习惯随意,凡此种种共同造成了乡村地区时常见到的“垃圾山”。而相较于城市所面临的垃圾危机,农村地区的类似状况显然远未得到足够重视。在大多数时候,农村居民以及公共管理者,仅仅只是以一种放任自流的心态看待这一切。“垃圾山”所造成的感官冲击,并没有转化为现实有效的治理行动。
值得去追问的是,农村“垃圾山”到底从何而来?众所周知,其源头之一,乃是商品社会不断丰富的“消费品”。日常衣食住行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日积月累之后成了难以消化的负担。然而,除此以外,我们显然还应该注意到另一事实,那就是城镇垃圾向乡村的转移。此前,国家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曾指出,我国的环境污染正在进行一场“上山下乡”。一些城市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运至城郊乡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如果说,农村地区“原生垃圾”的不断积压,暴露出现代卫生意识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那么,“输入型垃圾”的肆虐,则无疑指向了一种嫁祸于人的“环伪保”逻辑……无论是基于“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亦或是出于“能力与责任相匹配”的考虑,某些城镇将垃圾压力转嫁给应对能力更弱的农村,都是极不道义、极不负责的。且从最终结果来说,“垃圾下乡”几乎必然会导致“反害城市”的状况。
之所以要关注乡村的垃圾污染,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其是第一产业的主阵地,是诸多产业链的开端。垃圾围村,极易产生对土壤、水源地的二次污染,继而转变为源头性的“食物污染”。这一严重恶果,会随着漫长的消费链不断蔓延,城乡居民都可能遭逢其害……明乎此,我们势必应该更加明确,治理垃圾污染,从来都不分彼此。相互推诿,彼此施害,最终受害的将是所有人。
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能力,化解垃圾堆积如山的困局,不仅是为了实现文明社会的体面生活,更是为了维护一种底线性的“安全生活”。不论城市还是乡村,终究都要承担起属于自己的环境责任。唯有进一步激活责任自觉,才可有效推动能力建设,而这才是走出垃圾危机的可行路径。
刘付邦:治理雾霾事关你我他2014-04-15 |
杨 华:让“组织”的力量更好发挥2015-03-04 |
南 平:环境整治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2015-10-26 |
程 晨:要保证投入,更要转变观念2015-10-30 |
【乌镇峰会专家谈】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模式2015-12-15 |
王红艳:农村治污需要精细化2016-01-18 |
小小垃圾筐还了故乡清洁貌2016-02-19 |
中工时评:农村环境治理刻不容缓2016-03-03 |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三个重要逻辑2016-03-08 |
“牛羊兔被吃”呼唤扶贫专业化精准化2016-03-1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