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如今,在线外卖市场越来越火爆,在庞大的订单量背后,是不容忽视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调查发现,目前外卖垃圾基本处于无人回收的状态。在享受网络外卖等O2O行业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人们会付出多大的环境成本,又该如何实现生活便利和减少污染的双赢,这亟待引起社会的重视和思考。(4月19日 中新网)
外卖垃圾,其实严格来说并非一个新问题,比如“白色垃圾”的概念就已经被提出多年。必须承认,随着网络外卖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享用外卖的社会习惯的增多,外卖销售可能增加环境压力,确实需要引起正视。不过,所谓的外卖的环境成本,这笔账到底该如何计算,却需要客观看待。
首先必须承认,任何一种生产消费行为都难免产生“环境成本”,关键是这种“成本”是否能够被有效的控制,能否实现生活便利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平衡。若仅仅以“环保”之名,就彻底否认某一消费行为乃至这一行业的存在必要性,无疑是矫枉过正。至少就外卖垃圾的问题来看,尽管它确实可能存在一定的环境危害,但具体是多少,是否能够可控,基于严谨的科学调查所得出的结论或许才更为客观;其次,这种环境风险,是否能够以其他的方式加以化解?若通过从源头上寻找当前外卖餐盒的替代物,使用更为环保的材料,增加垃圾的分类,其实是可以做到的。
在某种程度上,不是外卖增加了环境成本,而是外卖行业的勃兴再次检验了当前社会的环保意识和防范体系。比如,垃圾分类倡导了这么多年,为何依然未能展现出明显的改观?再比如,一次性饭盒材料的环保化改良也进行了多年,为何现今仍有不可降解的饭盒在出售?这些恐怕比单纯的指责外卖行业存在“不容忽视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来得更为实在、客观。
靠减少人类的消费去减少“环境成本”,终究是一种过于理想的想法,也与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相违背。作为一种消费行为,人们倾向于购买外卖的行为本身并不存在任何的“原罪”;而生产外卖的商家只要符合规范经营,也并不存在任何不当。这是由经济理性与法律所决定的。所以相较于看到外卖行业的壮大所可能带来的环境压力,当前更要看到的是,社会对于“白色垃圾”的源头防范是否有了本质的改善,垃圾的分类和回收是否做到了最好?这些外在问题若不能解决,只是呼吁人们少使用快餐,就只能是一种一厢情愿的“道德正确”,而非解决问题的办法。
快餐化、速食化,已成为一种看得见的社会现象,这样的餐饮革命势必需要相应的更好的外部条件来保障。对于其中所可能产生的环境压力的化解就是重要一环。但正确的态度不是以环保之名去约束现实需要,而是考虑现实的需要如何被更“低成本”的保障。这一问题,实际上在之前的超市“限塑令”中就已经出现过。“限塑令”实施效果的不尽如人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代表了当前在这类问题处理上的尴尬,希望外卖“环境成本”的问题能够不再重复之,而是切实找到一条更为有效的、源头化的解决之路。
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并购 莫让“馅饼”变...2009-06-19 |
猫之鱼:禁叫外卖的校领导会去食堂就餐吗?2014-11-24 |
高校禁止叫外卖是侵权还是关爱?2014-11-24 |
监管外卖 不妨试试“互联网+视频”2015-11-17 |
李 攀:校园外卖的便与不便2016-01-18 |
中工时评:外卖食品安全监管需各方共同发力2016-03-14 |
外卖抢生意 食堂当自强2016-03-30 |
外卖垃圾污染困局不容忽视2016-04-20 |
网上订餐2016-04-20 |
要便利更要环保 外卖垃圾该管了2016-04-2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