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郑州临时停车收费乱象丛生,管理员称不违规收费不挣钱。不少路边临时停车场多收费、不给票,甚至有的管理员跑到盲道、人行道等禁止停车区域进行乱收费。但只要向管理员交了钱,即便乱停乱放,也很少会被交警贴罚单。管理员称:“一个月要上缴两三千,不违规收费不挣钱,不会有人干。”(4月12日 中国新闻网)
对停车收费的乱象,郑州市民早就怨声载道,也频频向媒体和相关部门投诉,却收效甚微。不久前当地媒体连续刊发了“郑州‘黑停车位’调查”报道,引发市民热议,也引来了多部门的联合执法、“铁腕治理”。不过,对于多部门联合执法是否治标不治本,不少市民都有疑问。果然,等风声一过,记者再次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附近,发现看车人“重操旧业”了。对于收费方法,看车人的说法和前期记者暗访时并无二样。“听说前几天过来治理了,你们还敢出来收费?”记者问,一名女性看车人笑而不语。
停车乱象为何久治不愈?现在有业内人士一有点破天机——不违规收费不挣钱,原来他们也是“被逼的”。那么,究竟是谁逼的呢?据介绍,这些管理员“没有工资,没有社保”,停管中心则根据路段车流量下任务,不管收多收少,必须完成。停管中心为什么这么“黑”?他们似乎也一肚子苦水,停管中心惠济大队赵副大队长表示:临时停车场施划在公共道路资源本该不收费,但政府不拨款,不收钱也不好管理。原来,归根结底,还是“体制”问题。
随着汽车社会的到来,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车位越来越紧张,停车难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的新“城市病”。造成停车难的原因有很多,最根本的还是城市规划建设缺乏前瞻性、车位严重不足。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每辆车平均配1.3个停车位,停车当然不会成为问题。而中国的不少地方,以前并没有建设机动车停车设施的配套标准,老旧城区停车设施的欠账已经成了很难弥补的大问题。虽然后来一些地方的规划部门对车位数的配比有了硬性指标要求,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执行到位。老账未还、新账再欠,停车难不断雪上加霜。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在公共道路上开辟临时停车场,就成了不少地方采取的应急之策。可新问题随之而来:有车位,就要安排人手进行管理,就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和成本。如果真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所言“政府不拨款”,那么收费或许真的就属于无奈之举。可问题在于,既然收费是为了养活管理员,停管中心为何还要下任务,并且下那么重的任务?这不仅是逼着管理员们违规收费,岂非更是将临时停车当成了本单位的生财之道?
某些领域存在严重的历史遗留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只好采取权宜之计,而在此过程中,某些精明的部门就乘机上下其手、夹杂私货,为自己牟取私利。类似的现象,恐怕还不止存在于临时停车一个领域。停管中心收取的费用到底用到了什么地方,或许也是一笔糊涂账,经不住审计、经不住查。
不违规收费不挣钱,看似“被逼的”,实则涉事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却甘之如饴、乐此不疲。即便是利益链的最底层,也就是那些收费的管理员,其实也通过占用人行道、收费不给票等小伎俩,赚了不少昧心钱。而只要向管理员交了钱,即便乱停乱放也很少会被交警贴罚单,其中的猫腻想必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说来说去,只苦了普通市民——停车的要为停车付费,不停车的也要因公共道路被占用付出不便和成本。
解决临时停车乱收费的问题,最根本的当然是规划建设更为充足的车位。但很显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较大的投入,远水难解近渴。盘活现有公共资源、通过科学管理挖掘潜力,无疑是最能见到成效的做法。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现“不违规收费不挣钱”之类的反常现象,否则老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倒可能引发其他更为严重的新问题。对已经涉及违规操作的单位和个人,也必须追究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