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这不仅是一个经济议题,更是一个环保议题。与网购爆炸式发展速度以及媒体对此的关切程度相比,公共管理显得慢了半拍。
随着网购的兴起和快速扩张,我国快递业务量激增。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快递业务量为206.7亿件。按照每个包装箱0.2公斤估算,200亿个包裹会产生包装垃圾400多万吨。如何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制造纸箱对木材的消耗?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在“不差钱”的时代,物质过剩是一个难题。谁都知道大多数快递包装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可是谁也不在乎这点钱。消费者不在乎,快递企业、包装材料生产企业更不在乎,于是,只用过一次的包装材料就被当成垃圾直接扔掉。更重要的是,这不仅是一个经济议题,更是一个环保议题,而后者更是随着网购勃兴而不断被放大的一个难题。也许你随手扔掉的快递包装材料不值1毛钱,可处理这些材料可能远远超过1毛钱,且还不计对环境损害所产生的隐性成本——许多包装材料不可降解。
快递包装垃圾成为鸡肋,各方对循环利用的积极性不高,原因何在?企业层面,多半出于成本考量,纯粹从经济角度,快递包装材料循收利用并不划算,快递企业本来就人手紧缺,增加回收业务势必“得不偿失”;消费者层面,回收包装材料麻烦,使用回收材料好处不多,缺乏参与热情;公共管理层面,还没有将其重视起来,没有从立法、监督到市场等方面建立起循环利用的链条。与网购爆炸式发展速度以及媒体对此的关切程度相比,公共管理显得慢了半拍。怎么办呢?
经济的归于经济,用经济手段解决。要提升消费者、电商、快递企业等主体参与包装材料循环利用的积极性,让各方从这种行为获益,觉得“有利可图”,这样才能行之有效、行之长远。政府可以动用财税杠杆,出台有针对性的正面激励政策,给相关企业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把企业的积极性提起来。企业再通过押金制、返还积分、赠送折扣(譬如,在回收包装时给予消费者一定的积分,累计换购商品)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参与。当然,政府相关部门补齐短板,建立包装废弃物分类回收、循环利用和合理处置体系,亦有助于整个链条完善。
法规的归于法规,以制度供给强化外部监督。快递包装材料循环利用,事关公共利益,而靠市场又难以自我完善,建章立制,给行业施压就显得十分必要。许多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回收包装废弃物行为作了强制性规定。无论是快递包装的国家标准,还是回收利用的强制性规定,我国都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亟须补课。一句话,有法规未必能行,没有法规肯定不行。
“有毒快递”暴露的问题绝非偶然2013-12-24 |
“有毒快递”暴露的问题绝非偶然2013-12-24 |
“有毒快递”暴露的问题绝非偶然2013-12-24 |
李光金:用重罚防住“快递验视”走过场2014-01-09 |
快递暴力分拣,监管去哪儿了2015-06-03 |
快递实名制还需跑好磨合期2015-11-03 |
快递行业规范应更多赋权于民2015-11-18 |
何 勇:亲,快递包装别一扔了之2015-11-24 |
一年绕地球500圈的胶带怎么处理2016-02-18 |
运用法治力量推动快递业整合2016-04-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