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莫须有的贷款担保还会让多少人“躺枪”?
徐甫祥
//m.auribault.com 2016-03-11 来源: 红网
分享到: 更多

  去年9月,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一所小学任教的周女士收到一纸“扣发工资告知书”,她发现自己莫名成了一笔小额贷款的担保人。因为贷款人不履行还款义务,将每月从她的工资中扣发2500元用于清偿贷款和利息。周女士说:“这个贷款人我根本不认识。”(3月10日《华商报》)

  既不认识贷款人,更没为其担保,却莫名成了连带责任人,并每月为其清偿贷款本息。莫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躺枪”?无独有偶,与周女士同样遭遇的,还有她的同事张女士。只不过,周女士还知晓此贷款去向何处,而张女士却对此浑然不知。人们甚至担忧:当地的小额贷款担保如此“没谱”,下一个“躺枪者”又会是谁呢?

  要说当地的贷款担保完全“没谱”,倒也不尽然:譬如,担保人的身份信息是正确的,只不过担保书中的签名、手印及相关承诺均是伪造的;担保人所在学校的证明书是真实的,上面的公章也不假,而所谓校长签名及手印却是“赝品”。这样看来,一向繁琐、严格的贷款担保原来也可如此“松紧自如”:既能“严”到让你跑断腿也贷不上款,有时也能“松”得任凭你仿造他人签名。当然,这个度是由当地担保中心“拿捏”的。

  至于贷款担保造假何以会“一路绿灯”?拿某贷款人的话说,全因“找了关系”。此话不假,让周女士“躺枪”的某实际贷款人,曾以本人名义贷款无果,后凭借“关系”,不但改以他人之名借贷通过,还顺利取得了周女士所在学校的一纸证明。可以看到,在这起贷款中,只因“找了关系”,贷款人是假的,担保人是假的,照样能合法取得贷款。即便上述事项虚假,但在贷款到期未能清偿之时,却能“精确”扣取“躺枪”担保人的工资抵贷,因为担保人的信息不假,学校的一纸证明也不假。

  当然,“躺枪”的担保人也非全然“无辜”:周女士多年前曾向实际贷款人提供过身份信息,答应为其贷款担保。尽管当时贷款并未成功,实际贷款人也当面销毁了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资料,但伺后借用他人名义的贷款,其担保人信息正是来源于此。可见,担保人后来之所以“躺枪”,有自身疏忽的缘故,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空穴来风”。

  然而,“躺枪”担保人的疏忽并不能减轻当地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的责任,其所谓“无法对签名和公章的真伪进行鉴定”的自辩理由更是站不住脚:按照规定,贷款担保须本人到场,并与身份证信息比对无误后签名按印。显然,当地担保中心并未按章办事,更未尽到审核责任。诚然,该中心或许不具笔迹鉴定能力,但对照本人比对身份证信息却并非难事。笔迹鉴定当然并非你所长,但贷款受理审核却是金融机构的“本能”,两者又岂能混为一谈?

  而据笔者看来,当地担保中心对贷款担保并非止于把关不严,更像是有意为之:因为“有关系”,贷款肯定要办。若“关系”过硬,即便无法找到愿意承担连带责任的担保人,亦可任凭贷款人弄虚作假。但有两点必须真实,那就是担保人的身份信息及稳定的经济收入,以便在还款出现问题时,能确保担保人履行连带还款责任。这也是这次“躺枪”的两名担保人恰恰都为教师,更是担保人及学校负责人的签名按印可以有假、但担保人的身份信息及学校的一纸证明必须真实有效的原因所在。

  显然,要避免让无辜者再次“躺枪”,就必须让贷款审核中的暗箱操作重归阳光运作:既要斩断所谓“关系户”伸向小额贷款办理的“黑手”,将相关涉嫌权钱交易的腐败分子绳之以法;又要变“不作为”为“作为”,无论是贷款办理,还是担保审核,都应依法依规,一丝不苟。同时,监管必须到位,似这般新闻曝光后相关部门众口“失语”的现象,又如何保证今后不再有更多的无辜者“躺枪”呢?

  应该说,当地贷款担保让无辜者“躺枪”的行为,已严重侵害了当事人的权益:周女士每月原本3177元的工资,被无辜清偿2500元后,只余677元。其同事张女士每月工资则由3133元变为1133元,被强行扣掉2000元。而两名老师此种境遇,若无法律介入或相关部门干预,势必持续到5万元贷款本金外加利息还完为止。不知清偿贷款后的些许工资余额,如何养家糊口?而这样的状况,又将持续到多久呢?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