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为推进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快速健康发展,陕西省将进一步完善相关保障制度,适度提高保障标准,资助新建200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等福利机构,切实提高全省困难群体保障水平。(2月29日新华网)
养老问题不断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各地探索的“农村互助养老”等模式,以其“投入少、见效快”“老人来去自由、离家不离村”等优点,缓解了农村养老的难题,尤其对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更是福音。同时,对于家庭稳定、社会和谐也有巨大的支撑作用。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达2.12亿,占人口总数的15.5%.在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总量最多国家的同时,我国还面临高龄化、失能化不断加剧的趋势。与城市不同的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养老还面临资金、政策等诸多掣肘,过去的“养儿防老”传统,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养老有时候成为“面子”的牺牲品。在农村许多人看来,只有家里没人养、养不起的老人才会去养老院、敬老院。这导致许多老人无法得到家庭的良好照顾,又无法进入养老场所,导致晚景凄凉。
应势而生的互助型养老模式,破解了资金和场地的难题,“离家不离村”也能有效地减少来自家庭传统思想的阻力。更年轻的照顾年老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差的;有人负责做饭,有人承担洗衣;闲暇时一起打打牌、唱唱歌,或者闲聊。这样不仅解决了养老中的“照看”问题,更让老人们有了归属感和存在感。毕竟,对于老人来说,最害怕的就是寂寞,最大的快乐就是被需要。如果说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是以个体力量,从微观层面解决养老难题,纯社会化养老机构以组织的方式破解养老困境。互助养老幸福院则是从中观层面着手,凝聚社区、村组的集体力量和智慧,既化解了个体力量无力的尴尬,又能避免大型养老院的相关问题和尴尬。“村集体办得起,老人住得起,政府支持得起”,可以说,互助养老起到了聚沙成塔、积少成多的作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老人们感受到来自集体和老人之间的关爱。
当然,作为一种尚处于探索待推广的模式,互助养老还面临多方面难题,需要各级政府不断完善。如加强医疗救助、加大农村合作医疗,以解决老年人的康复问题,还应不断完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设备设施,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筑造农村老人的幸福之家。
于文军:失能老人激增养老体系何以应对?2012-07-27 |
郑州日报:6年未尝肉味,关注农村空巢老人2012-09-26 |
伊 夫:“温情养老”的中国特色2013-06-04 |
徐 锋:重启“以房养老”引发的养老设问2013-09-16 |
梁建强:农村留守老人也应“老有所依”2013-09-24 |
丁 宜:应对“银色浪潮”的德国答案2013-11-06 |
汪昌莲:“互助养老”应是公共养老的有益补充2015-11-24 |
范 荣:养老金要优化管理回应关切2015-11-27 |
中工时评:如何让老人孤独离世的事不再发生2015-12-01 |
抱团养老,“积极老龄化”的良性模板2016-03-0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