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微信特别是微信公号,在创造庞大线上商业流量价值的同时,也经历着恶意侵权、过度营销、诱导分享、低俗内容、故意欺诈等乱象丛生的阵痛。一些公号一味赚眼球、吸粉丝,不惜使出歪招、邪招。
自媒体的普及发达,让微信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在为人们开辟一个自由、便利的互动交流平台的同时,微信朋友圈也成为了“商业圈”“营销圈”,特别是大量微信公号为了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获得广告效益,变成了“营销号”,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吸粉、涨粉,不惜以大肆抄袭、过度营销、诱导分享、制谣传谣等手段来提高关注度,增加点击率,不断获取眼球效应,通过“吸睛”达到吸金的目的。如此“吸粉歪招”,不但会侵犯原创者的知识产权,而且会败坏社会风气、扰乱舆论视听、破坏网络秩序,还会造成有限司法资源的浪费。
然而,相对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推广,微信运营平台的有序管理并未紧紧跟上。相对于层出不穷的微信公号“吸粉歪招”等朋友圈营销乱象,微信相应的监管步伐、力度也显得滞后和疲弱。与此同时,微信自媒体领域尚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用以应对、规制诸如微商制假售假、传销和微信公号“吸粉歪招”等种种乱象,加上网络本身的虚拟性、证据不易保存性等原因,依法制裁及维权现状令人尴尬,不仅维权成本高、举证难,让受害者不堪其负,投诉维权性价比较低,而且存在查证难、处理慢、惩罚轻的弊端。即便微信公号被微信平台封号关停,改头换面又可立马“开张营业”,且一般不涉及经济处罚,违法成本低廉,触及不到违法侵权者的真正痛点,如此不但会挫伤投诉维权的积极性,使许多受害者委屈忍让、自认倒霉,而且会助长侵权者违法气焰。
“任何人都不能从自己的违法行为中获益”,微信公号损人利己的“吸粉歪招”等种种乱象,让朋友圈沦为炒作、谣言、诽谤、侵权等的“重灾区”,如果任由其泛滥成灾,而不能及时叫停,予以有效的法律规制,无疑是法治的尴尬。
要有效解决微信朋友圈过度营销、诱导分享等乱象,应强化微信平台监管,提高微信公号等自媒体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加大用户举报投诉受理查处力度。同时,针对法律发展滞后,现行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传销管理办法等难以有效适用的现状,补齐法治短板,要修订完善针对微信公号、微商等自媒体营销的专门法律,尽快出台实施《互联网广告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部门规章,以便于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亮剑执法,依法规制违法侵权乱象,从而保护合法权益,有效维护微信朋友圈正常秩序,促进微信公号等自媒体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良性运营。
王国荣:“以污治污”,越治越污2011-11-07 |
燕 农:还要为食品犯罪 终身禁入做更多2013-03-29 |
杜 晓:“口罩实名制”短命体现权力的克制2013-05-27 |
人民日报:健全党内法规才能更好执政2013-11-29 |
傅达林:“治民”陋习念歪反四风好“经”2014-10-16 |
傅达林:靠法治筑牢网络安全的基石2014-11-25 |
王寿林:修订完善党内法规,扎紧反腐倡廉制...2015-02-03 |
潘洪其:“双11”更要警惕价格欺诈2015-11-04 |
常 武:“双11”尤须强化价格监管2015-11-10 |
邓海建:微信公号何以陷入“谣言之灾”?2015-11-2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