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春节“用工荒”与农民工的乡愁
毛建国
//m.auribault.com 2016-02-17 来源: 羊城晚报
分享到: 更多

  春节长假已经结束了,人们已经从放假模式切换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状态,上班族已经回到城市,开始了假日后的工作。然后,让很多人不习惯的是,平时司空见惯的小摊小贩,以及其他一些“身边的行业”从业者,却是少见踪影。一些大城市出现的春节“用工荒”,使许多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外来务工人员的不可或缺。(2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

  春节用工荒可谓早已有之,不是今年才有的问题,而且放眼未来,也不会在短时间内解决。

  现在每逢春节,都会出现“节中愁”和“节后慌”的现象。所谓“节中愁”,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乡愁了。拿今年来说,这个春节的舆论场,几乎就被乡愁绑架了,一时间大家满腹离骚,呦呦鹿鸣,沉吟至今。所谓“节后荒”,就是回到城市后,发现农民工还没有就位,工作生活都受到了影响,一时间产生了慌张的感觉。

  春节用工荒的背后,其实也是一种“乡愁”,一种属于农民工的乡愁,只是农民工没有讲出来而已。当文艺青年津津乐道乡愁时,他们并没有正视农民工也有乡愁。乡愁是普遍性的,与文化文凭、岗位地位等并没有必然联系。正是因为这一文化心理的普遍性,可以讲,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只要城乡差别依然存在,那么大量农民工还会选择春节返乡,用工荒会延续很长很长时间。而对于城里人来说,包括农村出身的城里人,应该多多理解和尊重农民工的乡愁。

  当然,春节“用工荒”背后,除了“乡愁”等文化心理,还涉及经济等方面问题。很赞同一种观点,不能只在“用工荒”时才想起农民工。当我们追溯“中国奇迹”时,在承认城市自身的努力,以及知识人才的作用时,也不要否认乡村的支持,特别是进城农民工的付出。如今与过去比,农民工的地位已上升,特别是在口号上,简直让人感动。可相对于城市人的地位,相对于他们应该得到的,还远远不够。

  这就是“制度性问题”,不仅涉及经济收入,还涉及户籍、住房、医疗、就学等城乡二元制度问题。这些问题的交集,让很多农民工难有归属感。由于很难融入城市,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每逢春节倍思亲。如果融入顺利,就可能不会回乡,而是把亲人接到城市。如果春节工资回报合理,即使选择了返乡,也可能早早归来。解决“制度性问题”,唯有“制度性改革”。让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让他们“来了就是一家人”。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