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新年伊始,“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在新近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中,“对生育两个孩子以内的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的规定,公众普遍点赞称好。
由审批到登记,看似是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实则是办事思路和治理理念的升级。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何为服务型政府?信息公开透明、权力清单明晰、流程简化易行,给审批做“减法”,给服务做“加法”,就是题中应有之义。计划生育事关家庭幸福安康和百姓切身利益,计生部门更是和群众接触最密切的基层窗口,在这个问题上少一些行政干预,更加注重为千家万户服务,折射的正是政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现实转变。
政策转向,往往蕴含着对发展形势的深刻把握。就生育管理体制来说,30多年前,市场经济刚起步,人口流动较滞缓,再加之计划生育国策实施之初,优生优育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审批制度更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和人口形势。如今,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显著加快,人口跨区域、跨省市流动已成常态,过去审批当关、上门检查的老路子已行不通。与此同时,中国人口结构和生育理念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普遍由过去对“能不能生”的纠结,转向对“生得顺不顺”“养得好不好”的关注。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合理配置资源、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多下功夫。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各项改革举措最终都应以便民利民惠民为根本依归。如果生育管理只是简化了手续,免去了审批,孩子生完却“一床难求、一校难求”,恐怕与改革初衷南辕北辙。告别审批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优化后续服务、做好系统保障才是关键。从这样的意义上说,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一方面,要帮助群众把孩子生好,最大限度满足新增的公共服务需求;另一方面,要管控好可能出现的风险,加强出生人口动态监测,防止出生人口大幅波动。双管齐下,才能把好事办出好效果。
生孩子是夫妻的事、家庭的事,也是社会的事、国家的事。事关国计民生的改革,惟有让老百姓有获得感,享受到便利,减轻了负担,得到了实惠,才算真正有效。把该做的、该管的、该完善的都做到位,我们将更有自信迎接“二孩时代”的到来。
人民日报海外版:范振宗、许荣淑事件还在延烧2009-07-28 |
李 丽:谁教会了范斌们简单粗暴2011-04-25 |
人民日报海外版:范振宗、许荣淑事件还在延烧2009-07-28 |
声音 法治2012-01-09 |
田东江:穿越2012-02-09 |
胡学常:一条别具风格的“民国蛇”2013-05-20 |
医院安保,向机场看齐?2014-03-12 |
解放日报:阻拦“鸡犬升天”靠什么2014-09-05 |
电商互撕,口水仗换不来口碑2015-11-06 |
按自己的节奏打出一副好局2015-12-3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