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张 凡:也许该让年夜饭回归家庭了
//m.auribault.com 2015-12-25 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近日,某公司宣布推出“国宴到家”系列年夜饭。据透露,此款年夜饭以国宴标准菜式或国宴同款菜品及配方,由钓鱼台大酒店总厨师长进行搭配,限量6000份,最低3480元起。寻常百姓家过年也可以吃到国宴菜品,这事儿真叫人咂嘴。

  不过,年夜饭吃外卖总觉得还是不太对味,即便这外卖如此“高大上”。这些年,年夜饭里其乐融融的“年味儿”确实越来越少了。有些人因为工作或交通等方面压力,过年难回家,年夜饭团圆不起来。有些人虽回了家,但也习惯图方便选择下馆子聚餐,回到家里多半还是冰锅冷灶。再看年夜饭市场,近年来日趋升温,常常“一饭难求”,为此不少饭店都要限定用餐时间,追求翻台率。而商家的卖力炒作,各种“天价”、“特色”、“豪奢”的噱头,也给应有的家庭团圆附着了太多商业气息。当年夜饭沦为仓促应景的快餐式消费,无疑就变味了,不仅家庭温情难以烘托,文化传承更是无从谈起。

  中国人重团圆,年夜饭其实是“团圆饭”,吃什么倒在其次,承载的是人伦情感和民族文化内涵。一位美食家曾说,最简单的小面里也有乡愁的味道。确实,一年到头的这顿饭,人们吃的不仅是丰盛的美食,更是一份久违的团圆,一份围炉的亲情,一份合家欢聚的喜悦。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无论工作多忙,人们都要回到家中围坐桌旁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这是历久弥新的民俗传统,也是文化价值的民族呈现。一家人围绕锅台烹炒拿手好菜,一起有说有笑包饺子,在分享美食的同时重温过往、畅想未来、互诉衷肠,分享对家人的爱,一家人的感情就在这举箸食味之间变得亲密无间。

  今天,随着“核心家庭”在社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大家庭的氛围、亲属间的依赖正日渐减弱,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更是不断压缩着家人相处互动的空间,家庭观念淡薄似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近些年,由家庭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屡屡成为社会痛点,无不与家庭作用的缺位有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更是亘古不变的智慧,因此,加强社会建设,应首先强调回归家庭,增强家庭观念。作为联系家庭的一道温馨纽带,年夜饭是足以调动亿万人柔软情愫的词汇。也许,在“出去吃”了很多年之后,是该让年夜饭回归家庭的时候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