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复旦版2014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日前发布,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表示,排行榜发布6年来,最佳医院的排名没有太大的变动,尤其是位居前列的医院,名次几乎是固定的。(11月16日澎湃新闻)
复旦版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是由独立第三方进行的公益性项目,在业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纵观这份榜单,综合排名前十的医院中,北京、上海占了6个;排名前50的医院中,京沪两地占了近一半;排名前100的医院中,京沪两地占了近四成。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在这份排行榜中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医疗高地”的形成,有许多客观因素。譬如这些城市的医学院校实力较强,形成了人才高地、科研高地,地方政府集中力量打造一流医院,知名医院集中力量打造特色专科,进而形成“医疗高地”。这是地方政府长期投入、医院长期积累、医务人员长期努力的结果,我们不应以酸葡萄心态视之。
但不可否认,“医疗高地”的背后是“医疗平地”和“医疗洼地”。譬如拥有一亿多人口的河南省,只有一所医院排进前100名,而有些省份连一所都没有。这些省份的老百姓在看大病、重病、疑难杂症时,就会面临更严重的“看病难”问题,不得不千里迢迢去大城市、去省外就医。
而伴随这种“看病难”而来的是“看病贵”——乘车、住宿、吃饭,还有找关系托人的费用,以至于病人还没有跨进医院大门,还没有见到医生,便已经花费不菲,有时候比看病本身花的钱还多。这是看病之外的另一种“看病贵”,一种由“看病难”导致的“看病贵”。
当然,我并不认为大城市、大医院集中了优质医疗资源是个错误,当我们谈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时,重点不应该是指责大城市拥有丰厚的医疗资源,而应该想方设法填平“医疗洼地”,逐步在“洼地”中创造出、积累出更多医疗资源,以满足当地百姓的就医需求。要知道,在医疗资源总体不足、优质医疗资源相当匮乏的情况下,靠“均匀分配”是无法解决“看病难”问题的,唯有创造出更多医疗资源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