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禾 刀:“肯借钱”榜单应能闻到法治的味道
//m.auribault.com 2015-11-06 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11月4日,零点咨询联合宜信普惠共同推出了一份《2015中国城市居民“肯借钱”排行榜》,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12个城市居民的借钱意愿进行了“大数据”分析。榜单指出,借钱额度在1万元以下时,武汉人比较豪爽,排第二;借钱额度5万元以上时,广州和武汉居民借钱意愿并列倒数第一。

  在传统话语体系中,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富人无条件支援资助穷人,在历史文学著作中大加传唱。相反,另一部分注重看“颜值”(借债者的偿还能力)而决定是否借钱的富人,往往会被贴上“守财奴”的道德标签。

  在以传统道德为主要秩序的社会里,“道义”二字重任在肩也难堪其负。“道义”并非总是畅通无阻,毕竟道德看不见摸不着,不见白纸黑字的有约在先,许多时候只是凭借公众舆论谴责力量的制约。但公众舆论力量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获取数量的影响,随着信息量获取多寡和每个人看待问题的不同倾向,道义天平可能出现不停摇摆,导致剧情频频“反转”。当“道义”无法有效厘清边界,无论是对借钱和被借方而言,混沌的道德谴责极可能造成误伤。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里,借钱是切切实实的经济行为,本就有据可依,法律上也不存在什么空白和模糊地带。这也是为什么在许多债务官司中,借条或协议占有极其重要的法律地位。法律存在的最大意义在于,让争议双方有一个公共公正的平台讲法理。或者讲,一个社会法治的进步,恰恰取决于公众对法治的顶礼膜拜,对法律规范的自觉践行。

  就借钱问题而言,国人最大的问题恰恰在于好面子。无论是被借方还是借钱方,在从事借钱这样的经济活动时,谈得最多的不是自觉依法完善相关手续,而是谈感情讲道义。从这个榜单中也可以看出,“豪爽”依然是衡量借钱行为的道德标尺。然而,大量事实表明,当法律失位,道德也可能成为一柄任人挥舞的利器。

  这并不是说借钱不好,也不是说借个零头毛角的小钱都得立下字据,而是说,在一个过于遵循传统道德约束的社会里,法治力量的缺失无助于道德力量的发扬光大。换言之,完善的法律手续非但不会损害乐善好施者的光辉道德形象,反倒可能为预防失信戴上必要的枷锁。具体到“肯借钱”榜单,笔者不太看重这个排名,更在意这个榜中能否闻到各地民间小额借债浓浓的法治味道。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