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过去的5年里,我们有‘沪港通’,后来又有‘深港通’‘债券通’,这些都是金融市场上的对外开放。这些开放,也意味着中国在货币可兑换方面逐渐迈出坚实稳定的步伐。预计这种开放的趋势还会继续加大。”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回答关于金融业开放的问题时这样说。
近些年,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积极姿态赢得了世界点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开放”依然是高频词汇,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报告提出,有序开放银行卡清算等市场,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限制,放宽或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这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将坚定不移、有序稳步地向前迈进。
事实上,关于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好消息一直不断。去年末,财政部负责人介绍,我国决定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比例限制放宽至51%,且实施3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均提出,要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业开放的决心没有动摇,脚步从未停歇。
伴随开放的铿锵鼓点,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资本管制逐渐减少,双向开放程度越来越深,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经历了持续加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系列改革促进了资本自由流动,激发了市场活力。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发行主体和投资主体不断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制度持续完善,中国市场对境外投资者吸引力越来越大,人民币的魅力明显增强。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国金融业已深入参与全球化进程,未来发展应有更宽广的全球视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自贸区快速发展等,都为我国金融业的开放和国际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新起点上,我国将会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以高水平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这其中,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节拍不会放慢,也必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惊喜,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以开放创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2015-06-29 |
欧阳洁:互联网金融,呵护但别放任2015-08-03 |
欧阳洁:互联网金融,呵护但别放任2015-08-03 |
曲哲涵:让民间借贷在阳光下成长2015-08-17 |
余丰慧:银行利润增速何以创十年新低2015-09-01 |
郭万达:2015中国经济:迎风而进,稳中...2015-12-30 |
共赢发展 博鳌论坛显中国信心诚心2016-03-23 |
G20杭州峰会,中国“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2016-09-05 |
“网红”默克尔需要扛大旗2016-12-09 |
洗冤,别把目光只盯在赔钱上2017-02-2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