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精准匹配供求才能走得更远
刘 丽
//m.auribault.com 2018-01-31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在一个创新不断涌现的时代,用好大数据反馈,做好更精准的供求匹配,必将为我们带来更多轻松和便利

  出门用手机叫个车,又快又方便;路遇无人货架,扫一扫就可以迅速完成购买。这些事,已经渐渐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不过,最近,有乘客发现,自己在杭州等地叫的网约车里也有了无人零售货架。在这种“车店”里,有的货架装在前排车座椅背上,有的装在车座间隙,乘客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货架内的饮料、零食、急需品等。

  这种新的无人零售场景,立刻引发了大家的兴趣。叫好的有,质疑的也有。

  于我而言,坐车时渴了,确实有想要来瓶饮料的需求。而且,身边有的朋友确实爱吃,走哪都能掏出包零食,自顾自地美美吃起来。所以,在网约车上忽然看见心仪的小零食,扫码买下立刻吃起来的可能性很大。

  由此不难看出,网约车无人零售场景,确实满足了部分乘客的消费需求。从司机来看,每卖出一件货品可以获得一定分红。从全局来看,消费场景的延伸和网约车乘客数量的庞大,为车载便利店这一平台可能带来不少利润空间。

  不过,深入思考,这一模式创新虽然有共赢空间,但其存在的问题同样不能小视。

  从乘客角度来看,对于那些不想吃喝的乘客,其乘车空间被货架挤占,必然会导致舒适度下降。对于一些爱干净的乘客来说,前面乘客吃喝留下的残渣,也会影响车内环境。进一步看,还有的乘客担心无人货架的安全问题,要是急刹车,自己撞上了前面的货架怎么办?

  究竟该如何对待多方声音?

  对此,笔者以为,问题并不难解决,核心在于平衡多方诉求。从平台来看,在大数据时代,可以直接建立反馈机制,收集乘客态度,来了解问题的轻重程度。新的无人零售场景能否推广,最终还要交由消费者的选择来决定。

  进一步来看,就算有的乘客不喜欢,这个模式也还有优化和改进空间。平台完全可以把网约车分成有货架和没货架的两部分,想喝水吃零食的就选有无人货架的车,不想吃喝的、担心安全的乘客,就选没无人货架的车。在移动互联时代,精准解决供求匹配的问题并不困难。所需要的,只是在手机软件上多设计“该车有无人货架”这一个选项,就让消费者有了清晰的选择权利。

  在这样一个创新不断涌现的时代,任何创新出现都会伴随着利弊双方的影响,用好大数据,做好更精准的供求匹配,相信我们会迎来更多轻松和便利。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