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美国“黑五”与中国“双11”:网购时代的全球叙事
张敬伟
//m.auribault.com 2017-11-29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美国进入感恩节后,商家打折、消费者购物的狂欢一直要持续到圣诞节,在这段节日销售季里,最热闹的要数感恩节后第二天——“黑色星期五”。今年美国“黑色星期五”和感恩节网上销售额创下纪录高点,消费者买入高折扣商品,在移动设备上购买更多商品,这对于重要的假日季而言是个良好的开端,美国网上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7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9%。

  美国“黑色星期五”和感恩节网上销售成绩不错,但相比中国“双11”一天的销售额就差得远了。今年中国“双11”全网交易额达2539.7亿元,达到了“黑色星期五”的五倍之多。而与之相对的是,今年美国实体店的销售情况有所下滑。

  美国“黑色星期五”和中国“双11”网上销售都具有全球化效应,但是相比中国“双11”,美国“黑色星期五”差了很多。中国“双11”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零售狂欢,从中国各地到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从日韩到东南亚,近200个国家都以购买的方式过上了“光棍节”,海内外超100万个商家打通了线上线下的购物通道,真正实现了中国愿景的互联互通。全球化时代的“双11”,被舆论场赞誉为全球商业的“奥运会”,中国商业文化的圣诞节……这是大数据时代中国引领全球经济的象征,也是中国作为全球经济贡献最大国家的写照。

  美国“黑色星期五”今年吸引了1.64亿人参与其中,但是“黑色星期五”实体店的客流量减少不到1%,而行业原本预测会有更大的降幅。这意味着,中国电商消费已经成为中国主流的消费模式,甚至可以说成了生活方式,而在美国,网络消费虽然增长很快,但是实体店消费依然具有不小的黏性。因而,虽然美国是电商时代的启幕者,但是中国却是网购时代的引领者。

  中国的“双11”和美国的“黑色星期五”以及“网购星期一”等,两个消费大国在电商购物上也呈现出融合之势。中国“双11”,美国商家参与其中;美国“黑色星期五”,包括天猫、京东在内的中国电商也希望从中分羹,中国网民也可足不出户参与到“黑色星期五”的购物狂欢中。

  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已经迎来了节日销售狂欢。从“双11”到“黑色星期五”,从“双12”到圣诞购物再到中国的农历春节零售盛宴,电商和网民们成为购物盛宴的主角。当然,实体店在不同的经济体中也会发挥自己的市场作用。

  全球经济危机的阴霾已经渐渐消散,中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都迎来了经济复苏的新经济周期。但是这一经济周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市场轮回,而是消费模式的更新换代。而主导这一新经济模式的,就是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网民移动终端,而且还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移动支付工具,因而形成了竞争有序的电商平台环境,而且也有强大的物流派送系统支撑。在此情势下,中国消费力已经从传统模式转到网络,而且在融合互联网+之后,形成了带有共享性质和融合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模式。

  美国作为互联网消费的开创者,电商销售也在持续更新进步中。作为传统的消费大国,拥有发达互联网技术的美国依然会挖掘电商销售的潜力。中美两国在新经济周期存在着电商销售融合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也可为全球提供新消费模式的范本。

  刺激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不可能永远做加法,贸易总是遇到各种壁垒,只有消费具有持久动力。而且,传统消费的屏障可以通过互联网打破,实现网络销售的互联互通。中美网络购物融合发展,为新经济周期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