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工作会上,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道出了两个95%的窘境:我国95%的专利药、95%的医疗设备被国外公司垄断。而这,正是导致患者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
欷?[之余,引人深思。是我国医药创新乏善可陈吗?其实不然。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范围内申请医药专利数量最多的十个组织中,我国占据五席,被认为是全球医药创新的领导者。尤其是我国临床医生拥有不少发明专利,是一个既有利于患者又可创造财富的“金库”。事实上,在不少发达国家,医生已经成为医疗器械的发明主体,但在我国,医生发明专利的转化率只有5%至10%。
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除了部分医药专利创新性、实用性差以及部分专利只作防御用途等因素外,受固有观念制约,部分医生仍存在“重申请、轻应用”的误区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只要转变观念,这样的误区还是可以破的。笔者曾采访过一位“医生发明家”乔铁,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他发明并申请了大量医用内镜专利。为了让这些专利转化成自主品牌的医疗设备,乔铁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开发出CHiAO内镜,不仅率先打破了高端医用内窥镜设备长期被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还走出国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当然,要将医生手中的专利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仅靠“乔铁们”的自身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医药专利转化“周期长、投入高、风险高”,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好服务职能,构建起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医生们的创新潜能,在医药创新、产品审批过程中给予更多政策扶持。同时,努力破解专利产业化过程中临床试验的资金难题,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协助有实力的中国医药企业开发那些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专利技术和产品,提高专利转化成功率;积极搭建专业、高效的医药专利转化平台,大力培养并发展医药专利技术市场,加快专利转化速度。
还要特别提醒中国医药企业,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尚有欠缺的企业,要关注医生手中的专利“金库”,加强与他们的合作,扬长避短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专利转化。
唯有如此,更多医生手中的专利才有望走出“深闺”,惠及百姓,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范德州:保护一线发明 需要对症下药2014-07-14 |
范德州:保护一线发明需要对症下药2014-07-18 |
大众话题:通过线上“足迹”收集信用状况值...2015-01-08 |
通过线上“足迹”收集信用状况值得期待2015-01-08 |
王 鑫:媒体有责任搭建沟通医患的桥梁2015-01-21 |
吴学安:中药走出国门知识产权先行2015-06-30 |
马慧娟:承认和尊重本该是一种“常识”2015-08-17 |
汪勇专:对金融数据犯罪刑法可以说不2016-01-11 |
“春雨医生”线下诊所模式值得期待2016-03-07 |
学生不是“砖” 岂能随意搬2016-04-2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