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新工业革命,是指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协同创新和应用为基础,以互联网和制造技术双向融合为动力,推动制造业向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的一次工业技术创新和变革,是工业文明史上继蒸汽机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G20杭州峰会上通过的《二十国集团新工业革命行动计划》更是明确提出,将新工业革命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引起增长速度和发展动力的重大变化。如果我国能够抓住新工业革命的宝贵机遇,在关系核心竞争力的一些领域取得突破,就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解决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从而迈向制造强国。
机遇不等人。抢抓这次机遇,我们必须围绕制造技术和方式的重大变革,加快相关领域改革,不断适应新工业革命的要求,构筑起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动力。
要突破产业边界和约束条件,放宽市场准入管制。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向工业全面嵌入,产业间界限变得不再清晰。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原来以产业界限为基础的传统管理体制,取消对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领域经营的不合理限制,革除资本、人力等生产要素跨行业、跨地区、跨领域流动的壁垒,为产业融合创造宽松的制度条件。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创新既包括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的设计生产,也包括生产流程及传输方式的革新,以及新的产业组织形式的产生。未来,我国应在职务发明人权益保障、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评估、扩大股权激励等方面重点突破,构建起政府市场有机协同的创新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对集成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集成创新最需要的就是能够综合运用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我们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强复合型创新人才、高科技领军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也要实施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引进使用政策。
杨忠阳:汽车强国梦 寄望“新能源”2014-06-10 |
肖良志:告别“金牌至上”,用什么考核体育...2015-01-27 |
新华每日电讯:推进战略布局 共襄复兴伟业2015-03-16 |
汪 巍:中美可以被认定为是一个“利益共同...2015-09-16 |
周人杰:为世界强劲增长注入中国智慧2015-11-17 |
刘志彪:“一带一路”是全新开放观2016-01-13 |
“四个全面”: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2016-02-14 |
抢占制造业“智高点”2016-03-09 |
奥运见证“中国制造”崛起2016-08-11 |
数字经济,迈向经济发展“新蓝海”2016-10-1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