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推进供给侧改革 国企重任在肩
李 锦
//m.auribault.com 2016-06-24 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终极动力在于企业,最终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动力强弱。要通过国企改革来构建供给“新动力”,通过国企调整来设计供给“新结构”,通过国企创新来生产供给“新产品”,提高供给侧管理的水平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不仅是当前的重点工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意义也很重要。国有企业究竟要怎么改,引发了许多讨论。

  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央企业70%集中在重化工业,过剩产能问题突出。广大国有企业既要深化改革,又要下决心化解过剩产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头作用,成为改革的主力军和先行者。

  无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国有企业改革,都强调通过改革促发展。供给侧改革的逻辑起点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最终结果反映在经济增长模型方面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反映在市场方面是企业竞争力得到提高。此前公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已经为推进国企供给侧改革做了制度方面的准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性内涵,是从供给侧着手,面向经济结构性问题的解决,推进改革深化,优化制度供给。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终极动力在于企业,最终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动力强弱。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用好“三架发动机”。

  第一架发动机是在制度因素方面,政府与国企实施市场化改革。国企改革要进一步在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竞争力上下功夫,使国有企业更加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发挥。可以说,以“制度供给”释放“制度红利”,让国企更有活力,让更多社会资本能参与投资。

  第二架发动机是在产业因素方面,调整供给结构。变不均衡为均衡的过程,是释放潜力、激发活力、合成动力、打造“升级版”的过程,客观上需要特别发挥供给侧管理的结构调整作用,即力求在短板上增加有效供给。

  第三架发动机是在产品上提高供给质量,保质增效,实现“供需匹配”,让中国的供给能力能适应领先的需求结构的变化。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大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将各方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结合起来,从供给侧去激活新需求。

  在这三架发动机中,国企改革是重要一环。如果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充分挖掘国有资本的潜力,不能从新技术、新产业、新发明、新效率等方向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供给侧发力很难取得成效。在新的时期,从供给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充分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是续接和有效增强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一招”。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企业提高供给侧管理的水平,可以从三方面努力:通过国企改革来构建供给“新动力”,通过国企调整来设计供给“新结构”,通过国企创新来生产供给“新产品”。这是国企改革推进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也是供给侧改革赋予国企的使命。

  (作者系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