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建设质量强国。质量与品牌,再次成为中国改革发展的一个关键课题,“中国制造”吹响向质量进军的号角。
对此,各路媒体用了一个更通俗、更接地气的说法:“智能马桶盖质量提升进入国务院文件”。马桶盖、电饭煲等日用品,是近几年中国游客赴日“血拼”的热门商品。这种现象折射了消费者对国内商品质量的不信任,提升“中国制造”整体质量及其声誉,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
最近几年,社会各界不断重提“质量兴国”战略。比如曾担任工信部部长的李毅中2014年在一次演讲中认为,由于没有把质量兴国作为基本国策,部分企业在质量上随波逐流、问题很多。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董事长孙明波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议案,要求立法促进质量提升。他认为,质量兴国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今天的中国已非昨日之中国,随着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对生活品质、品位的追求。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游历世界,人们有了品质优劣的体验与比较。但一些企业仍然停滞在抄袭、模仿与低价竞争的老套路中,“中国制造”固然质量有了较大提升,但离消费者的要求仍然存在很大距离。
其实我国早就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质量兴国”战略,把产品质量提升到关系国家兴衰的高度。但人们有一个印象,就是,有一段时期我国对质量强调的少了。其间的弯路值得反思。
要吃好的、穿好的,可以说是一种永久不变的人性。收入水平低的时候,我们压抑着对高品质生活的欲望。但中国的市场环境持续变化,从一系列现象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消费者的“反叛”:在国内市场,仅以手机消费为例,三星、苹果的强势地位说明国人对品质的高度重视。2015年,1.2亿中国人走出国门,在境外购物消费1.4万亿元人民币,显示某种消费选择。
面对国际国内现实,“中国制造”必须实现华丽转身,由“廉价货”甚至“地摊货”变成高品质的代名词。现在中国正在致力于经济转型升级,“中国制造”的出路就是由低品质、低附加值转向高品质、高附加值。中国人的生活品位今非昔比,需求变了,企业作为供给侧就应跟上形势。“中国制造”要有引领世界消费潮流的雄心壮志。
文汇报:“中国制造”登陆CNN的突破意义2009-12-01 |
与一场足球盛会挥手作别……2014-07-15 |
与一场足球盛会挥手作别……2014-07-15 |
与一场足球盛会挥手作别……2014-07-15 |
阙明坤:打造制造强国需要职业精神2014-07-17 |
以创新托举中国制造2015-05-20 |
以创新托举中国制造2015-05-21 |
孙兴杰:德铁蛋糕与中国制造升级2015-06-01 |
制造强国更是“智造强国”2015-06-25 |
中工时评:让工匠精神成为劳动者共同的精神...2016-03-0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