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昨天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别开生面地用动车组来比喻中国经济:“动车组不仅有车头牵引,而且车厢还有动力,有几组动力在推动动车组前行。”他认为,中国经济要行稳致远,起码有三个方面的动力:改革开放、调整结构和改善民生。
在数十年的强劲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增速由两位数降到个位数,似乎正在“失速”。尽管这是从速度优先转向质量优先的有意为之,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但有人似乎仍未理解和适应这种正常的“减速”,各种“滞涨”、“硬着陆”之类的悲观预言经常浮起。悲观源于只看到经济下行的压力,而没有看到经济发展的动力。
历史早已证明,对于发展中、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来说,改革开放可以释放巨大的动力。通过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通过体制变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仅能使人力资源在市场空间发挥更大创造力,也能使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更有效率、更有活力。通过对外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通过国内国外市场灵活合理配置;不仅能引进外资和技术优化经济结构,也能扩大市场空间为经济增长加力。近年来,取消部分行政审批事项、“营改增”的税制改革以及“沪港通”等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举措,都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打造“双引擎”是中国经济调整结构的关键所在。一方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发展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从而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另一方面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减轻企业负担,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从而改造和提升传统动能。目前,结构调整的效果正在显现,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消费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消费和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收入仍处于世界的中后位置,这意味着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经济发展仍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发展惠及民生,而民生的改善也会带来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从而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随着中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们的消费需求正从温饱型转向享受型,旅游、网购、电影等产业呈现急速增长。如旅游业,去年国内旅游总收入增长19%,国内旅游人数达40亿人次,出国旅游超过1.1亿人次。
正如李克强所概括的:“中国总体上仍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内需有空间,发展有韧性,创新有手段。所以说,中国经济长期看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毋庸讳言,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凸显,经济持续下行压力较大,这是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阵痛;但有三大动力推动前行,可使“中国动车”继续行稳致远。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上就表示:“今年攻坚克难,可能明年就海阔天空。”
杨兆敏:高铁“逼停”多条航班2011-04-12 |
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信心定力不断增强2015-06-25 |
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信心定力不断增强2015-06-26 |
积极因素不断累积,信心定力不断增强2015-06-26 |
胡怡建:如何理解总书记的四个“没有变”2015-07-24 |
胡怡建:如何理解总书记的四个“没有变”2015-07-24 |
互联网触发慈善新模式2015-09-21 |
皮 钧:引领新常态需要哪些新动力2015-10-20 |
董禹含:2015,盘点中国经济五大热词2015-12-31 |
政府工作报告向世界传递三大积极信号2016-03-0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