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工匠精神”其实很“亲民”
禾刀
//m.auribault.com 2016-03-10 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在本次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在谈到“复兴大武汉”这一主题时,纷纷提及“工匠精神”。委员代表普遍认为,在“创新”中注入“工匠精神”,是武汉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在供给侧成为改革“主攻”方向的今天,“工匠精神”的回归似乎再正常不过。之所以说是回归,是因为“工匠”二字原本就不陌生。最典型的是,过去农村有许多“匠人”,如木匠、瓦匠、漆匠、竹匠、铁匠……虽然有的活一般人也能捣弄两下比如瓦匠,但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历练,几乎不太可能达到“匠人”标准,也不太可能成为有需求“客户”雇佣的对象。同一种类的“匠人”,根据水平高低,工钱多少往往也会一目了然。

  提到“工匠精神”,时下一些人总会流露出这样的倾向,就是潜意识中觉得“工匠精神”要么是高、大、上,要么是高、精、尖,如果不锲入点独一无二的科学知识或技术元素,“工匠精神”就没什么分量,也似乎与一般工种挂不上钩。言外之意,自己所处岗位技术含量不高,与发扬“工匠精神”关系不大。

  毫无疑问,越是高科学和高技术含量的工种,对“工匠精神”的要求也越高。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工匠精神”并非高不可攀,反倒很“亲民”,几乎与我们每个工作岗位密不可分,只不过一段时期以来,原本根深蒂固、为人推崇的“匠人”思维逐渐退化。

  所谓“工匠精神”,本质上是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社会学家也是《匠人》一书的作者理查德·桑内特曾说过:“只要拥有为了把事情做好的强烈愿望,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匠人”。这句话大抵表达了两层含意:一是发扬“工匠精神”并无工作高低贵贱之别,而与我们每项工作息息相关;二是“工匠精神”能否得到有效发扬,取决于我们“把事情做好的强烈愿望”,换言之,一个人能否发扬“工匠精神”,没有预设前提条件,根本之处在于个人内心对职业的敬重与工作的专注度。

  理查德·桑内特的解释很直白,看不出什么特别的技术含量,不过,真要践行“工匠精神”,显然也并非易事,因为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时,因为市场还未完全放开,售货员“一抓准”、卖猪肉“一刀准”,银行员工点钞快等技能在当年都是许多员工争相追求的目标。这些“老把式”,正是当年工人立足岗位竞相追求“匠人”风气的展示。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工匠精神”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这一精神内核并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工匠精神”与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工作岗位都很亲近,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具备“把事情做好的强烈愿望”。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