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金融消费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要真正保护好消费者的金融权益,不是一两招就能解决问题,必须拿出有针对性的专项制度
银行存款不翼而飞,理财风险不明示,信用卡被盗刷,保险理赔被拒,上市公司欺诈发行,网贷平台人去楼空……在金融领域,各种消费陷阱真是害苦了不少人。“假冒伪劣”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消费者防不胜防。近日,国办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既为金融消费者保护自身利益提供了新“武器”,也从一个侧面表明问题的紧迫性。
老百姓“钱袋子”鼓了,对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今天,使用信用卡的消费者数以亿计,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近亿人,购买理财产品、保险产品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与市场规模的迅猛扩张相比,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却显得滞后,金融服务成为投诉最集中的领域之一。这固然是由于之前对问题的关注不够,但更重要的是,与普通商品相比,金融产品与服务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许多传统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办法难以奏效。
比如,与普通商品的“现买现卖”不同,金融产品的交易往往要经历较长周期。一般来说,消费者在购买某个金融产品时,并不会意识到自己被“忽悠”,自然想不到要通过录音或录像留下证据。可是,当经过一年半载甚至更久,纠纷发生后,消费者才发现,购买的理财产品要么收益率不像当初说的那样“美”,要么有风险却根本没得到提示,要么存单变成了保单,但金融机构声称所有事项都向消费者明示了。双方各执一词,责任规定就成了难题。
再如,由于金融产品的专业性,消费者维权的难度相对也更大。“买的没有卖的精”。现在的金融产品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一个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可能包括银行理财、股票、保险、互联网金融等众多领域,专业性很强,预期收益、风险、流动性、发行机构和投资标的……这些概念很容易让人犯晕。对自己买了什么都不甚了了,如果有人故意下套,非但掉进陷阱不可避免,想要维权都不知道从哪儿做起。
事实上,面对花样百出的金融产品,普通百姓的弱势不仅在于专业知识,还体现在诸多方面。以股市为例,虽然中小投资者在数量上占了很大比例,但信息、持股、资金都处于弱势地位,致使欺诈发行、违法披露、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现象屡屡发生。可见,要真正保护好消费者的金融权益,不是一两招就能解决问题,而需要全方位、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正是由于金融消费的特殊性,想保护好消费者利益,就相应需要针对性的专项制度。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在这方面是空白。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填补了空白。特别是其中对消费者应该享有哪些权利,金融机构应当如何保证这些权利的实现,都有明确界定。
好的思路只是第一步。让金融消费者权益得到更切实保护,还需市场各方共同发力。尤其是金融机构应认识到,随着市场环境变化,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只是社会责任,更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仍沉湎于过去的强势地位,对消费者利益口头重视、内心漠视,就可能逐渐失去口碑,失去市场。消费者也要有风险防范这根筋,对投资收益有合理预期,不给“假冒伪劣”可乘之机。
贾凯君:金融诈骗多发暴露防范体系薄弱2013-02-05 |
杜明骏:银行最大弊端是不知啥叫弊端2013-07-09 |
温晓东:“取消余额宝”的论调不靠谱2014-02-24 |
冯海宁:余额宝是否“吸血”由谁界定2014-02-27 |
李 哲:互联网金融不规范无发展2014-02-28 |
徐立凡:金融创新不能容不下“宝宝们”2014-03-05 |
赵淑兰:金融产品刚性兑付惯例应打破2014-04-09 |
杨 涛:互联网消费金融如何进行风险控制2015-07-07 |
彭 蕾:互联网金融不止于“向钱看”2015-08-06 |
盛人云:让农村金融真正姓“农”2015-1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