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王学进:别让高铁新城沦为空城
//m.auribault.com 2015-11-24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随着高铁建设浪潮的到来,建设高铁新城的浪潮也正在掀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开始或将要规划、建设的高铁新城新区有70余座。但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很多地方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缩减,这给投资巨大的高铁新城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很多新城将因为人气不足而沦为空城。(《21世纪经济报道》11月23日)

  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高铁新城数就翻了一番。去年8月18日的《南方周末》报道,在全国“四纵四横”主要高铁网上,已有36座高铁新城正在规划或建设。其中,密度最大的属京沪线和哈大线。如今的70余座高铁新城还是不完全统计,算上一些中小城市规模较小的新城,数目可能会更大。

  高铁沿线各地政府之所以热衷于建高铁新城,大多是坚信高铁能打破旧有的区域经济格局,寄希望于高铁带来新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当地新城新区的发展。切近点说,就是在老城区已无多少土地可利用的情况下,指望高铁新城的建设(大多建在城郊)能继续维持“土地财政”的运作。

  那么,高铁新城真的会成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吗?抑或,会成为某些城市的发展陷阱吗?这得一分为二地分析。

  就大城市而言,建设高铁新城既能分流老城区的人口,又能集聚各类产能、商贸和物流等,成为新的增长极,优势非常明显;但对于中小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而言,它们受制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及发展水平不高,加上科技研发能力不强和地方财力紧张,建设高铁新城有利有弊,甚至往往弊大于利。

  以日本新干线为例。在新干线沿线站点的开发中,有一类是在远离城区设置新站点(类似我国),其初衷是希望通过新干线促进区域的活性化,拉动关西地区的发展,但由于周边配套设施没跟上,客流不见增长,地方政府在税收有限的情况下,没有足够资金开发周边地区,结果新干线修通以后,关西地区企业的劳动者更多地向东京聚集,事与愿违,成为失败的案例。

  日本新干线的经验教训值得汲取,千万不能忽视高铁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寄望高铁能源源不断地送来客流,汇聚一方人口并拉动经济,梦想“高铁一开,黄金万两”,殊不知,高铁与高速公路类似,对一些边缘城市的影响并不一定总是积极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本杰明·费伯在其论文《贸易一体化,市场规模和产业化:来自中国高速公路网的证据》中指出,被纳入高速公路网,对于边缘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显著而稳健的负面作用:在1997~2006年间,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被纳入高速公路网的边缘城市,相比于其他边缘城市,其经济增长率平均要低18个百分点,而其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平均要低26个百分点。

  高铁能放大一个地区的发展优势,也可能放大其劣势,使得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等要素更迅速地向更有优势的大城市集聚。看不到这点,中小城市仍然大干快上高铁新城,势必会有更多高铁新城沦为空城、睡城甚至鬼城。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