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随着11月11日零点钟声响起,多少人或者猛戳手机,或者狠击键盘,买买买!要问“剁手族”为啥这么卖力?没看到铺天盖地的“五折”、“秒杀”、“错过一天再等一年”……总之就是各种便宜。不过,有媒体从11月2日开始跟踪检测了125款在线商品,结果发现“双十一”真正降价的不足六成,宣传中的“全年最低”掺进了不少水分。
其实,不一定需要精确的数据统计,对于购物车里的价格猫腻,消费者或多或少都有感觉,可这并未妨碍大家潇潇洒洒买一回。商家是否存在虚标价格、消费欺诈行为,监管部门尚且无法准确界定。面对水立方大屏幕上不断滚动的数字,我们也许该反思一下,“双十一”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内心究竟期待什么样的“双十一”?是不求最好只求最低、狂欢过后一地鸡毛、商家和消费者都筋疲力尽的大甩卖?还是汇聚创新与时尚、打造新的消费方式与消费生态、寄托人们对品质生活期许的新生节日?
已是七年之痒,很多人都在发问:“双十一”还能走多远、未来还能怎么走?如果永远是粗放型生产、赶羊式营销、冲动型消费,即使每年一度,怕也是味同嚼蜡,激情不再。3年前,“双十一”成功吞噬了“光棍节”,被视为商业行为战胜了青年亚文化。现在,“双十一”要继续走下去,除了完善商业模式外,从更多角度发现自身价值,以及发掘更多的文化内涵也许就成了必须之举。
实际上,这样的演变已经悄然开始,往年“双十一”只有电商、网友参与,现在却变为覆盖线上线下全民参与的购物节。由冯小刚亲自坐镇、众多偶像登场的“电商春晚”足以叫板各卫视跨年晚会,纽约证券交易所为这场狂欢远程敲钟,海淘和跨境购销售增长明显……与以往相比,今年的“双十一”不仅更移动化、O2O化、农村化,还多了娱乐化、全球化、金融化这3个标签。虽然仍旧不乏泡沫,但度过婴儿期的“双十一”正展现自己的成长潜力,打开人们的想象空间。
跳出狭义的商业范畴,在社会经济和国民消费的更高层面,“双十一”也日益凸显其存在价值。李克强总理曾称赞“双十一”是“创造出来的消费时点”,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电子商务起到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双十一”正是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和注脚。也许“双十一”还承载不起“促进内需与消费”这样的使命,但它确实是集中展示“互联网+消费”的一个最佳平台,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张新名片。
无论政府、商家或消费者,都已经习惯了“双十一”的存在。但要想它继续红火下去,而且越来越精彩,就必须进一步提升、蜕变,注入新的内涵,让其社会价值、商业价值更加丰富、更加凸显。对此,既需要工商等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坚决打击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行为,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也要依靠商家自律,改变“低价”、“打折”等粗放式的销售方式,从品质、设计、购物体验等方面着手,让消费者心悦诚服地付出金钱,得到满足;而各电商平台,要有更广阔的全局视野,推动更大范围的跨界合作,赋予“双十一”更多元化的内涵。当有一天,“双十一”不仅是展示全球商品的大集市,而且是世界时尚与娱乐潮流的大舞台,更是汇聚各种有格调、有文化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大Party,这样的“双十一”才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民狂欢节”。
时言平:“双十一”购物狂欢背后的冷思考2013-11-11 |
吴应海:“双11”前要约谈更要敢于监督和...2014-11-04 |
毕 舸:规范“双十一”不必分线上线下2014-11-04 |
张海英:“双十一”的消费狂欢不能少了监管2014-11-13 |
张枫逸:把虚假折扣关进法治的笼子2014-11-13 |
“双十一”要为新常态注入正能量2014-11-13 |
李丁乔:打好“双十一”保卫战需要多方发力2015-11-04 |
新闻观察:在“鸡”“鸭”之外,消费者权益...2015-11-06 |
在“鸡”“鸭”之外,消费者权益才是大事2015-11-06 |
“双十一提醒书”能管住电商吗2015-1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