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中山大学政务APP(客户端)研究组发布2015年国内70个大中城市政务APP的使用调查数据。调查显示,其中69个城市共有政务APP316个,平均下载量为7.8万次,一线城市的渗透率较低,六成政务APP在3个月内从未更新。(1月21日 新华网)
在互联网+的时代,政务APP这个时代宠儿应运而生。但对政务APP,实在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就拿下载量大、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交通运行APP12306来说,网友的吐槽可以接近一边倒,从考眼力的找图,到蜗牛速度,让购票过程憋屈。政务APP是一个新生事物,让它动起来,还需要一些思考和探索:
群众需求是政务APP主动融入互联网+的“切入点”。找准群众需求,让政务APP获得好的第一印象。一份由清华大学新闻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报告》显示,对政务类APP的使用,主要集中在火车、飞机、地铁等出行方式类,以各地交警为主的警察类,以及由气象局推出的天气类应用。究其原因,是大家对政务类的应用中,对“行”的需求较大,体现了对个人生活便利性的较大关注。所以,群众最需要的就是与公共生活密切相关的APP,这些APP不仅是传统的“给你什么你就看什么”模式,而应是集便民政务服务功能、事项告知功能以及互动交流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APP。
宣传是提高政务APP渗透和影响力的“触角”。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政务APP再好,也得让人知晓才有用。从报道中可以看到,261个可获得下载量信息的政务APP,下载总量仅为2476.9万,不到许多商业APP(例如微信、QQ、支付宝等)下载量的1/10。一则政务服务APP多藏身在乏人问津的政务网站,另外其点击下载量少,根本进不了下载推荐的范围。所以,要让政务APP进入大众视野,就要通过传统报刊、海报,结合网络主场地推荐等阵地,向大众广泛宣传,特别是将跟百姓生活密切的关联、便利的服务宣传透。
提升服务是政务APP的“生命”。政务APP不是政绩工程,也不是报告中一个好看的工作,要知道,政务APP面对的是群众的需求,不光要做好,服务更是要跟得上。但从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到,316个政务APP中不足二成在一个月内进行了更新,六成三个月内无系统更新,17.54%的政务APP一年以内没有进行系统更新。用户评分中,仅17.61%的政务APP被用户评为优秀(9分以上),七成左右被评为及格,近三成的政务APP评分不及格。就像饱受诟病的12306,虽然使用起来让人不那么痛快,但至少对于使用者提出的意见都有回应、有改进。政务APP还处于起步阶段,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一些不足,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一般,我们也是乐于给予关爱和帮助,希望它快快成长,为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