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随着各大高校招生工作的完成,又到了一年中学校投递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对陕西师范大学的本科新生来说,等待录取通知书时又多了一份期待,因为“手写录取通知书”作为陕西师范大学的传统,已在该校坚持了10年。自2007年至今,随着该校第10年坚持手写录取通知书的消息曝光,再次引发网友关注。
从劳动强度看,4500份通知书对于7名平均年龄70岁以上的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任务。因此,很多网友会提出疑问,在印刷和复制的时代,还需要劳烦这些老先生亲笔书写吗?即便需要体现通知书的特别和用心,难道不能印刷他们的手写版本,以节约时间和节省人力?这样的疑问,在快餐化时代实属正常。就像人们会提出疑问,在即时通讯时代还需要用笔写信再邮寄吗?在瞬间记录时代还需要用胶卷捕捉然后冲印吗?当科技进步和心态焦虑“完美”结合时,效率和效果成为人们进行评价和判断的主要标准。
可是,对于个体来说,这份手写通知书的意义确是不同的。因为是手写,而不是印刷,所以每份通知书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份,每份通知书都可以看成是学校给予学生的特殊礼物;因为是手写,而不是印刷,所以速度不可能比拟,所以情感的投入也自然不同,这份书写可以看成是一种寄托,也可以看成是一次传承。正是因为手写的缘故,接到通知书的学生会把它当成一生的纪念,而书写通知书的老师也会乐于坚持。他们没有感觉到书写的费力与吃劲,他们更没有对手写通知书感到厌烦。因为,他们心怀敬畏,他们把此当成一种仪式。
这就是怀疑者和坚持者的差别。怀疑者会认为,所谓的书写其实是形式主义。在印刷时代,只要设计精巧,机器一开动,什么样的通知书打印不出来?让平均年龄70岁以上的老先生书写4500份通知书,实在是一种不必坚持的形式主义。难道,坚持手写通知书就可以传承传统了?而坚持者会把手写通知书当成是一种仪式,在这个仪式中有敬畏、有坚持、有投入,当他们把手写通知书看成是一种理念的传播和对学生的尊重时,他们会觉得这是一件崇高而伟大的事情,至少对于他们来说是这样的。这种感觉未必能让所有人感同身受,但是可以让他们找到坚守的力量。
毫无疑问,手写通知书是一种形式。但形式未必就是形式主义。任何事物都要存在于形式之中,形式是意义产生的外在载体和具体形象。就像结婚要有婚礼一样。尽管,裸婚是可以接受的,尽管,结婚是两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但是,谁又能否认庄重的婚礼会让人更加珍惜婚姻,看清婚姻的意义?当然,形式的内里是敬畏还是轻浮,直接决定着形式的性质是形式主义还是仪式。如果,人们只是把形式当成是一种必须走的过场,根本没有任何敬畏和热诚投入其中,那么所谓的形式就是形式主义;而如果,人们把形式当成是一种精神的表达和交流,那么形式的结果就是仪式——可以让人感到崇高和感动的仪式。
当一种形式坚持了10年,当参与者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而且乐此不疲时,我们很难说这是一种形式主义;当学生把手写通知书看成是珍藏的礼物,并感知手写背后的温度与温情时,我们更应该把这种形式当成是一种仪式。在一个快餐化、碎片化的时代,我们不缺少形式,缺少的是把形式变成仪式的耐心、敬畏、忠诚、韧性。所以,在看到陕西师范大学的手写通知书时,我们有必要去追问,怎样才能祛除形式主义,把看上去琐碎和庸俗的日子过得更有仪式感,更有意义。
陈小雁:年俗式微年味仍在代代相传2014-02-08 |
李爱铭:重拾“书写”的魅力2014-05-05 |
晏佳伟:一瓶矿泉水惹出的风波2014-07-16 |
尹 亮:寄不寄贺卡,别让形式“绑架”情谊2014-12-20 |
齐忠敏:创新,要端出干货2015-01-12 |
“毛笔通知书”为何会走红2015-07-14 |
“好玩”的高校录取通知书2015-07-22 |
录取通知书 大学搞搞新意思2015-07-21 |
涂改液改车牌弄巧成拙2016-02-14 |
春联功夫不在春节2016-02-2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