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考生近视眼镜可疑,考试中途,监考老师收走眼镜,考生称考试受到很大影响,而经过鉴定,考生的眼镜没有问题,并非作弊工具。这一事件被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昨天,安徽石台县教体局公布了事发考场的探测视频监控调查核实情况,该县教体局认定,监考员的操作和处置符合有关规定。(6月16日人民网)
考生没错,监考老师也没错,究竟是谁错了?显然是误报警的探测仪错了,可毕竟人是活的,把责任全推到机器身上似乎也不妥,毕竟考生因此而受到了干扰,现在说一句“符合有关规定”显然无法平息众怒。
多次检测并将眼镜拿走半个多小时,这对一名近视400多度的考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就算是视力再好的人,经此一遭恐怕也会因心理波动而影响了分数。现在的问题是,这算是“最严高考”背景下必须承受的极小概率事件?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过错?
是机器就可能报错,但一个合格的机器,报错率应当是极低的。对于作弊探测仪的质量问题,相关调查没有给出任何结论,进而公众就有理由猜测,究竟是采购了不合格产品,还是这些产品本身的出错率太高,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进一步说,考试开始前每名考生都是经过了多次检测的,就算是考场上探测仪报警,难道不应当等待考试结束后再进行彻底检查吗?也许按照当地《考试工作手册》的要求,监考老师必须第一时间上报,甚至是当场带走可疑物品检测,那么监考老师这样做是符合规范的,无疑也可以规避自身可能要承担的责任。然而就像一位网友所说,如果是你自己的孩子在考试,你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吗?哪怕它是符合规定的。规定是否周全合理是一回事,执行者能否人性化地处置是另一回事——如果这名考生没有作弊,会对她造成怎样的影响?在“自己不犯错误”与“考生不受影响”之间,哪一个更重?难道“最严高考”的内涵是“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正因如此,符合规定并不意味着就是对,也可能是规定本身就有问题。当一个考生因此而承受了委屈与损失后,如果有关部门继续以“没错”而搪塞舆论,甚至认为严格本身就包括了误伤,那么今后类似的事情还会再次出现,而且谁也不会保证那个人不是自己的亲人。
袁汝婷:让艺考离“梦想”近些,离“功利”...2014-02-11 |
詹 勇:高考,在改革中书写新的答卷2014-06-09 |
肖 鹰:“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2014-08-20 |
姜泓冰:公平与多元的教改值得期待2014-09-05 |
高 路:“约炮”考题,会不会变成扯谎大赛2015-01-07 |
“高考移民”不能清退完事2015-06-09 |
争夺高考状元的背后2015-07-01 |
总有一个“两难的高考”2015-10-26 |
学校自我炒作背后是片面“政绩观”2016-04-28 |
愿考生圆梦,愿高考改革不忘初心2016-06-0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