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导游自由执业,有竞争才有未来
吴龙贵
//m.auribault.com 2016-05-11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日前,国家旅游局向9个省市旅游委(局)下发《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从5月起在全国9个省市旅游委(局)正式启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未来导游可通过网络平台、线下相关机构向预约其服务的消费者提供单项讲解或向导服务,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取导游服务费。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导游自由执业将从一定程度上减少“购物团”现象的出现。

  不需要看具体的数据,只需看看每到小长假各大景区游客爆满的景象,就知道我们的旅游市场有多么的庞大。可以预料,随着各地政府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交通越来越便利,以及带薪休假等政策的逐步落实,民众的休假时间越来越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旅游业都会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按理说,一个核心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升级。最典型的就是电子商务的勃兴,让快递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诡异的是,导游行业却始终处于低端、劣质化的生存状态,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极不匹配。一方面,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屡屡与游客发生冲突,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尽管相关部门三令五申,但“强制购物”依然是行业潜规则。另一方面,不仅外在的社会评价较低,导游群体的职业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也同样乏善可陈。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服务性行业,导游行业落到如今这种“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境地,显然是不正常的。

  问题何在?职能部门监管不力、行业内过于急功近利,都可视为原因。但最重要的一点,仍然在于整个旅游产业管理机制的严重滞后乃至扭曲。在现行模式下,导游必须挂靠旅行社才有执业资格,而旅行社本身就是一个逐利主体。失去了话语权的导游群体,只能逐渐被边缘化,沦为整个行业利益分配体系中的最底层。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导游的收入与其劳动付出无法形成正向激励的关系,自然也就失去了自我改进的动力。而生存境况的持续恶化,又会不断拉低导游群体的自我定位和职业素养。事实上,每一起因“强制购物”引发的旅游纠纷背后,公众都能听到“我们也要吃饭”的行业呼声。恶性循环之下,导游、游客包括旅游业,其实都是受害者。

  放开导游自由执业,无疑是旅游行业管理的一次重大转型,也是释放市场活力的最好途径。所谓尊重市场主体地位,就是把市场能做且做好的就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进行自我管理。事实证明,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自由执业,就是赋予导游充分的独立性和自主权,以市场公平竞争代替以往那种自上而下式的管理来决定利益分配,评价权从旅行社转到游客手中,最大限度地尊重了个人能力,更利于激发导游群体的劳动积极性。无可否认,短时间内导游自由执业就像网约车一样会出现一些问题,但长远来看,基于利益诉求,将来风气定会得到好转。

  更要看到,导游自由执业也是对导游行业的一次重新洗牌。导游的入行门槛较低,加之行业信息不透明,游客也不具备导游的选择权,素质再差的导游也有饭吃。实行自由执业后,所有导游的个人信息、执业经历和游客评价都会出现在统一平台上,游客有了判断依据和自主选择权,就会出现两极分化,干得好的成为高收入群体,越来越有职业成就感,干得不好就会逐渐被淘汰出局,以市场的无形之手来进行资源整合,促进导游行业的良性发展。

  其实不仅是导游,所有的服务性行业都应该实行自由执业,从业者直接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消费者直接对从业人员做出评价。有竞争才有未来,旅游产业有多大,导游的空间就有多大,未来我们需要更多专业型、特色化的导游服务,导游绝不该是低素质、低收入的代名词。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