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药占比”何以被念歪了经
乔杉
//m.auribault.com 2016-04-11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医院规定医生给病人开的检查费用要和药费达到1:1,不达标就要扣奖金;医生因此只能“恳求”病人不要只开药而不做检查。最近几天,广州市中医院肿瘤科专家门诊桌面上的一纸“安民告示”引发关注,有医生透露,因为收入与“开单”挂钩,目前该院已有医生护士甚至科室主任请辞。

  这家医院这么做,可能有明暗两条线,明线是降低“药占比”,以此迎合上级检查,暗线则是将医务人员收入与科室收入直接挂钩,以此促进医院总收入的提高。所谓“药占比”,就是病人看病的过程中,买药花费占总花费的比例。医院的收入主要由药品收入、检查收入、医疗收入和其他收入构成,那么以药品收入为分子,以总收入为分母,算出来就是“药占比”。有关数据表明,发达国家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基本上在10%左右,而我国占到40%.根据有关方案,我国的“药占比”必须下降到30%以下,而在未来,这个目标是10%.“药占比”是针对以药养医而来的,控制“药占比”,主要就是为了控制医院的药品收入,从而有效破解以药养医,控制医疗总费用。既然出台“药占比”,是为了降低看病贵,为什么在广州市中医院起到了相反作用,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变相加剧了看病贵呢?这里就涉及一个根本问题,当前的看病贵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人们一般把以药养医看作是看病贵的一个根本原因,其实以药养医与看病贵一样,本身是一个现象,而产生的土壤就在于当前的医疗界已经“眼里只有钱”,基础秩序发生了紊乱,加之有关方面对医疗行业的投入和监管不够。当一个行业“一心向钱看”,加之把规范规矩抛到一边时,这个行业还有什么问题不能发生?而“以药养医”只是累积冲动的一个出口,没有以药养医,哪怕限令医院不准卖药,还会在其他环节上出现问题。“药占比”的问题,正是出在这里。

  按照有关方面设想的,当“药占比”成了一个硬杠杠时,医生也就不敢乱开药,患者的看病费用也就能降了。可当基础秩序出现问题时,医院的谋利之心,如同四处蠢蠢欲动的蛆,不拱向这里,就会拱向那里,总之要拱出一个出口。这时医院就成了魔术师,而降低“药占比”则成了一场暗箱中的魔术──看似数据漂亮了,实则不是那么回事。比如一次感冒,明明开10元感冒药就能解决问题,可变个魔术,开了8元药品再加92元检查费,看似药品费用下降了,“药占比”也下降了,患者的支出却不降反增。

  这里,广州市中医院碰到的最大尴尬在于,“门诊病人几乎都是要求开中药的,极少有人到中医院做CT等检查,定额标准很难完成”。当收入不能保证时,医院连基本的脸面都不要了,这才把责任转嫁给医生,这才有医生的“恳求书”。在这里,明线和暗线完成了媾和,如果有医生不愿意坑病人,只能坑自己。

  “药占比”何以被念歪了经?从中不难看到,当前医疗领域不是哪一方面出现问题,而是出现了基础秩序问题。在这一背景,单独出台一项改革,如果没有关联指标的控制,就很有可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这也提醒我们,改革总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没有止境也没有捷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