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让坏人感受到正气无处不在
长江日报评论员
//m.auribault.com 2016-04-07 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近日有一则“女子在和颐酒店遇袭”的新闻,引发社会和舆论强烈关注。有陌生男子意图不轨,但好在没有成功。虽然罪恶最终未能得逞,但大家都觉得此事不能等闲视之。

  据当事女性爆料,她在北京朝阳区望京798和颐酒店入住时,被陌生男子跟踪后强行拖拽。在她大声呼喊后,酒店服务员出现了,但服务员全程只是柔声劝阻,未予有力制止;有几个房客也只是旁观,幸亏有个女房客出手相助,那男子才未得逞。陌生男子在围观中逃走。当事酒店母公司昨天已坦承安保管理有失。

  此事引发人们普遍的安全关切。乍看此事似乎是一起带有偶然性的刑事或治安案件,以中国之大,住店的人多,遇到的人少。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事件发生在闹事区,而一个人能够在一间到处是摄像头的高端酒店中、在众人围观下无助到崩溃,而意图作案的嫌疑人能够从容逃遁。你不在偏僻无人处,你在众人围观下呼喊“救命”,却一度没人伸出援手。

  正是从高端酒店这样的场景,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公共安全隐忧。人是社会动物,在光天化日的社会场景中,人们必定相互守望,在人需要时助人一臂之力。在女子酒店遇袭事件中,旁观者也许误以为女子与歹徒是情侣闹僵,但更多的可能还是冷漠。这些年,看着想跳桥跳江的人就催促“跳啊”的事太多了。既然“真相”未明,他们自然更愿意袖手旁观。

  在这件事中,酒店当然要承担很大责任。这个酒店在关键部位都安装了摄像头,但监控室显然无人值守。安装摄像头的动机,重点不是要确保房客的安全,而只是想替将来破案留下必要线索。当房客必须凭门禁卡上下酒店的时候,歹徒却可以自由出入。酒店服务员到了现场,既像有所误会,又似不想“深度介入”。

  但酒店的问题根子在人,公共安全的风险归根结底在人。这是一种道德风险,商人为了利润放弃了对客户的责任,站在案件现场袖手旁观的人抱着明哲保身的想法,拒绝了社会中人相互守望的道德律令。在今天,太多人找到太多的理由,放纵自己的冷漠、自私直至赤裸裸的恶行。不扶倒地老人,他们说担心被讹;开车违法变道,他们声称“有急事”;收受贿赂,他们辩解自己“穷怕了”。

  结果就是人人没有安全感,人人相互伤害。这是一种“囚徒困境”,大家都想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却因为对别人的牺牲与相互的算计,最终人人成为受害者。于是一系列“自救”的策略在网上转发,诸如防狼术、识假术、防骗术,看似招招实用,但正如春节小品《功夫》的台词,“防不胜防啊”。

  众善奉行,才会诸恶不作。有报道说,有人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有孩子落水,他懒得施救,回头才知道,落水的孩子溺毙,那是他的儿子。故事听起来似乎是劝善之言,其实就是事实。多帮助别人,客观上就是拯救我们自己。遇袭的人安全了,我们也就安全了。太多的人冷漠和怯懦,邪气和恶行便有恃无恐,偷盗抢夺,欺凌妇幼,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何敢如此嚣张?无非是不怕,越没人出头出手,恶胆越壮。

  公共安全,可以说人人都是体系的有效一分子,不能总等着国家机器和法律的事后惩戒,第一现场就应有第一责任,这种责任虽非强制,但应该是一种道义要求。“路见不平一声吼”,对坏人就是震慑。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