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4月5日,一则题为“女生深夜遭遇劫持”的帖子引发广泛关注,作者“弯弯”称自己于4月3日晚在北京望京798和颐酒店遭遇陌生男子强行拖拽,险遭劫持。
网友的关注和愤怒不难理解,据“弯弯”回忆,陌生男子施暴时,酒店服务人员未予以有效制止,幸而求助一名女房客,她才脱离险境。在事件发生后,酒店的回应拖沓且缺乏诚意,警方的调查也尚未有结论,一时令她陷入“求助无门”的境地。但事件能够受到如此高频度的关注,除了酒店方的表现外,“女性在公共场所遭遇暴力”这一现象才是引爆舆论的关键点。我国刑法等法律严厉打击危害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反家暴法》也于今年正式施行。可是,社会上仍然充斥着一些暴力行为,女性往往也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网友同情并支持遇袭女生,实是因为他们感受到暴力带来的恐惧。
对于女性遭暴力袭击,有人将其归咎于法律的不完善,也有人将其归咎于公共空间管理者的失职,还有人将其归咎于旁观者的冷漠。虽然上述三点同暴力的最终发生都存在或多或少关联,不过都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法律手段毕竟是事后救济,如同事件中的女生,在第一时间报警就已做出最正确选择。管理者的失职,同样不是暴力频发的直接原因。对公共空间的每个角落都严加设防,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不现实。国人的看客心理常遭诟病,但随便给公众贴上看客标签也不严谨,也着实冤枉了不少好人。绝大多数国人都不冷漠,相反,他们乐于助人,这从女房客的反应以及事后大家的义愤填膺就可见一斑。
对女性、儿童和老人实施暴力,每一个正常人都不能容忍。问题是实际案例中,施暴者往往公然宣称“这是我的私事”,或引导旁观者作此联想。对牵涉他人隐私的事情,我们不干涉,会不会变相纵容暴力?网上曾有这样一段视频:一名男子抱起一个反复挣扎的孩子,男子用蛮力控制孩子并将其带走,最终证实这名男子是人贩子。在人群中,你若目睹这一切,或许会为孩子的痛苦感到心疼。可心疼归心疼,你总会犹豫:“这是不是老子教训儿子呢?”国人并非看客和天性冷漠,只是对于私人空间更加敏感和尊重,对于伦理道德行为抱有更多的保留和迁就。遇袭事件发生后,网络上推出一系列安全贴士,诸如“女生晚上不要独自出门”“随身携带辣椒水”等。但这些只是消极防御之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要消除暴力行为,必须秉承零容忍的态度。在暴力面前,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即便是牵涉他人隐私。因为人身安全至上。
陈 方:医患矛盾不是暴力伤害的理由2012-09-05 |
胡印斌:让医生不再遇害2013-10-30 |
文汇报:让医患关系回归信任与合作2013-11-07 |
深圳特区报:打破医患纠纷的怪圈2013-12-18 |
文汇报:医患纠纷重在预防2014-02-28 |
王太川:修复医患关系须有更多作为2014-03-13 |
人民日报:阻断暴力伤医的“破窗效应”2014-04-25 |
周 云:对暴力治网瘾必须“零容忍”2014-07-10 |
必须严惩烧伤医生行凶者2015-06-17 |
关 颖:打骂孩子不是家庭私事2015-12-3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