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情况的通报》,16000余家政府网站因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内容发布不准确、咨询信件长期不回复、服务不实用等严重问题关停上移。(12月15日新华网)
政府网站在今天的外延,其实已经超出了传统的政府门户的定义,在今天强调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显然就不应该只停留在对过去的政府门户网站的完善上。具体来看,传播介质变了,信息发布渠道多了,并不是要把相同的内容通过不同的方式重复发送,而是要充分借助不同的信息平台的优势和特点,来提升政府信息开放的程度和信息服务的能力,以更好的回应民众对于政府信息服务的要求。
那么,对于不同的网络载体建设,就必然要有所取舍,并在资源整合基础上做到功能和便民程度的最大化。比如哪些政务服务或信息发布宜使用社交网络平台,哪些服务功能仍适合通过门户网站来完成,既方便不同群体的需要,又确保能够实现成本的最优,就需要精细化的考量。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现在不少地区连区县一级、单个小部门都积极上马App项目,这样扎堆而分割化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很可能不仅增加成本,带来运营压力,且还会因各自为政的信息壁垒为便民添阻。这一点在今后的政府网站建设和考核中,不能不引起重视。
网络技术的进步,为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突出的即是政务服务理念要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说到底政府的信息化建设,本质上仍是政府公共服务理念的外在体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政府开放意识,就决定了能有什么样的政府网站。当技术进步已经来到web2.0时代,若政府的开放意识还停留在单向度发布信息的时代,网站建设得再漂亮,也只能说是徒有其表。
这样一轮针对政府网站的专项普查,只能被视为是一个好的开端,是一次态度的表达。要真正确保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满足民众的服务需求,在根本上仍需要一场由表及里的政务理念的改造。政务理念之核“驱动”了,政府网站自然难变为“僵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