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抽奖式销售”背后的“坑”
苑广阔
//m.auribault.com
2016-07-29
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 | 更多 |
一些喜欢逛商场、超市的消费者,大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消费结账后正准备离开时,会有人员告诉您,凭借购物小票可免费参与抽奖。更有商家推出只要你前往商城,就会得到先抽奖后购物的待遇,不仅能参加免费的抽奖活动,而且几乎人人都能“中奖”。如果碰上这种“好事”,您可得多个心眼儿,所谓的“好手气”,也许是商家的“陷阱”。(7月28日《金陵晚报》)
俗话所说“买的不如卖的精”,当参与抽奖的消费者在为自己运气好而沾沾自喜的时候,组织抽奖活动的商家,也同样乐开了花。因为这样的抽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销售,消费者不管抽到什么样的奖品,最终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把奖品拿回家。而且,商家推出的这种“抽奖式销售”,几乎就没有抽不中的道理,可谓是逢抽必中。
问题的关键是,即便是这样,很多消费者也觉得很划算,因为按照商家的说法,消费者是通过抽奖才获得购买这些商品的资格的,所以商家会给出很大的优惠折扣,让消费者可以花费比正常价格少得多的钱,把抽中的奖品带回家。这么看上去,消费者还是有便宜可占的,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一则,大多数作为抽奖奖品的商品,都是“抽奖专供”,其价格上的优惠,实际上是以质量上的打折为代价的。二则,很多消费者是出于贪图便宜的心理才把这些抽奖奖品买回了家,但是回家以后却发现很多商品根本用不着、用不上。
我们常说,买东西要理性,要“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这样的消费理念当然值得赞许,但是,面对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抽奖式销售”,我们现在还不得不再加上一句,“只买对的不买便宜的”,毕竟“便宜没好货”“一分钱一分货”,才是真正符合市场规律的。
编辑:周文
梧 桐:湘鄂情背后是“王林式”骗局2015-07-24 |
不要让民众乘电梯也如惊弓之鸟2015-07-26 |
易艳刚:对逃脱监管者的“背景”就该深挖2015-08-18 |
陈先哲:“重点班”是教育焦虑投下的阴影2015-09-25 |
王羡古:反腐肃贪需严防“贪二代”2015-10-15 |
王 聃:“被坑一代”式吐槽需制度抚慰2015-11-18 |
“红包醉案”的暖心场景与安全警示2016-02-15 |
守好“廉洁大门”也须谨防“后院失火”2016-02-22 |
对“深度好文”泼一瓢冷水2016-03-21 |
“和颐酒店”事件再次拷问人性与管理2016-04-07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