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社区医疗不完善,取消大医院门诊只会更乱
郑山海
//m.auribault.com 2016-06-03 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近日,广东省政府网站发布《广东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鼓励大型医院逐步取消门诊的改革方向,志在改变“小病也去大医院”的现状,引发社会关注。

  应该说,上述《方案》体现的正是中国医疗改革的方向。大量事实已经证明,居民之所以到大医院看病难,与社区医疗长期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有极大的关系。所以,欲破解看病难之问题,就必须发展社区医疗,要发展社区医疗工作,就必须在就诊流程上形成一条首诊上社区的可操作流程,只要首诊能在社区完成,大型医院没门诊也就可期。

  很多人可能觉得社区医生的水平不行,难以承担首诊的责任。这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医院分为三个级别,就如同我们的学校分为大学、中学与小学一样,虽然整体的学术水平上存在差距,但这种差距并不影响各自教育属于自己的学生。小学老师传授的内容,严格意义上说大学教师也能教,但大学老师未必就比小学老师教得好。现在的医疗秩序,就像大家把孩子从小学送到大学里面去寻求最好教育,其结果必然是小学生没有教好,大学教育也受影响。

  社区医生与综合医院的医生相比,可能在每个具体的专业领域中存在诊疗技术的欠缺。但社区医生的强项是全,一方面利用社区与居民距离上的近保证信息获取全;另一方面,社区医生不要求专业深度,但其专业覆盖一定比专科医生全,以利于早期的症状鉴别。社区医生的这种能力,在综合医院中是没有机会打磨的。因此,社区医生不是低水平医生,只是专业方向不同而已。

  尽管这样,谁来当社区医生依然是发展社区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待遇低、前途差是困扰当前社区医生的主要问题。没有足够社区医生,社区医疗谈何发展?如果社区医疗没有完善,取消大型医院的门诊,肯定会导致医疗秩序更加混乱。

  除此之外,更为严峻的问题是当前的综合医院何去何从?由于马太效应等原因,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作为强者的综合医院规模都得到了迅猛发展,除了雄伟的病房楼,门诊楼也都装修得相当气派,往往具有每天几千甚至上万人次的诊疗接待规模,如今让他们减少甚至取消门诊,这些设施如何安置。且门诊病人数量减少后,住院病人的数量也必然变化,在此情形下,综合医院的利益能不能得到维护?

  这些并非杞人忧天:如果说,将门诊功能下沉到社区是“理想”,那怎么下沉、如何避免带来更多问题,则是“现实”。要知道,过去几十年里,我国的医疗体系事实上在围绕综合医院的发展而旋转,并因此形成了一套新的诊疗文化,现在首诊上社区的诊疗模式虽然代表着医院发展的方向,却面临着船大难掉头的困局。

  2015年6月,上海市也曾传出“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未来将不设门诊,只接受疑难杂症病人和住院病人”的消息,但这引发了舆论哗然,上海卫计委主要负责人赶紧回应这只是“理想模式”后,没了下文。因此,广东的方案能否从理想转为现实,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