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产业当“借势”
桑胜高
//m.auribault.com
2016-05-30
来源: 中工网—《山西工人报》
分享到: | 更多 |
近年来,民俗文化受到重视,成为一些地方促进经济发展、群众致富的宝贵资源。比如,一些地方主打“民俗游”品牌,实现了民俗传承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双丰收,凸显了民俗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与之相对应的是,也有不少地方守着民俗文化这个“金饭碗”却不知道该如何用。比如,一些演绎传承了几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人亡技绝”的尴尬;一些年代久远的民俗建筑被荒废,甚至被毁弃等。在人们对传统文化愈发重视的当下,利用好民俗文化资源的价值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民俗文化产业必须“借势转身”。
民俗文化产业“借势转身”,需要政府推动。民俗文化产业何去何从,向什么方向“转身”,政府的推动和引导至关重要。比如河北衡水等地加大了扶持引导力度,对整个产业调查摸底,聘请研究机构,做好产业近、中、远期发展规划,让不少产业走出了“好看但无效益”的怪圈。
民俗文化产业“借势转身”,离不开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这是民俗文化产业能够崛起的制度保障。一些地方文化产业“借势转身”的成功实践表明,建立一套系统的长效机制作保证,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才能取得好的质量和效果。
当前不少省份为促进当地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均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编辑:周文
燃放烟花爆竹习俗要不要改改?2014-02-10 |
侯锋林:农村殡葬改革考验政府治理智慧2014-10-09 |
郑渝川:股份合作公司之困,修修补补破不了2015-07-30 |
余荣华:胡同有史,城市有魂2015-09-24 |
岳 乾:警惕国内旅游的“空壳化”2015-10-10 |
林上军:潮起长三角,风动太平洋2015-10-14 |
管建涛:根治粮贱伤农,“老毛病”应开新方2015-11-05 |
年俗的变与不变,怎么看?2016-02-12 |
是什么绑架了乡村爱情2016-02-15 |
“杏花村”已经变成一个文化IP2016-04-05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