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民俗文化产业当“借势”
桑胜高
//m.auribault.com 2016-05-30 来源: 中工网—《山西工人报》
分享到: 更多

  近年来,民俗文化受到重视,成为一些地方促进经济发展、群众致富的宝贵资源。比如,一些地方主打“民俗游”品牌,实现了民俗传承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双丰收,凸显了民俗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与之相对应的是,也有不少地方守着民俗文化这个“金饭碗”却不知道该如何用。比如,一些演绎传承了几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人亡技绝”的尴尬;一些年代久远的民俗建筑被荒废,甚至被毁弃等。在人们对传统文化愈发重视的当下,利用好民俗文化资源的价值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民俗文化产业必须“借势转身”。

  民俗文化产业“借势转身”,需要政府推动。民俗文化产业何去何从,向什么方向“转身”,政府的推动和引导至关重要。比如河北衡水等地加大了扶持引导力度,对整个产业调查摸底,聘请研究机构,做好产业近、中、远期发展规划,让不少产业走出了“好看但无效益”的怪圈。

  民俗文化产业“借势转身”,离不开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这是民俗文化产业能够崛起的制度保障。一些地方文化产业“借势转身”的成功实践表明,建立一套系统的长效机制作保证,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才能取得好的质量和效果。

  当前不少省份为促进当地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均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