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为寒假“素质作业”叫好
魏青
//m.auribault.com 2016-01-28 来源: 中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更多

  据《宁波日报》日前报道,要不要做寒假书面作业,由学生自主选择,但是每个学生需读5—10本书,且参加不少于10小时的“志愿者”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从这个寒假起,宁波市鄞州区中小学生的寒假作业大变样了。

  书面作业做“减法”,让孩子们从繁重的书面作业中解放出来,解放的不仅是体力和精力,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对应试教育的纠偏,从本质上讲,是对学生知识灵魂的释放和回归。

  课外阅读做“加法”,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孩子们不仅上学没有时间读课外书,而且即使放假也没有时间读课外书,而缺少课外阅读,孩子们缺失的不仅是阅读的素养,更是对灵魂的滋养,如果说课本仅仅是成长的糖分,那么课外书就是全面的营养。

  而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传统节日活动,就是接触自然、了解社会、激发潜能、磨炼意志、体验成功的必要过程,志愿者活动能够让孩子们懂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更能够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就是快乐自己”,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情商很有裨益。

  而不管是课外阅读还是志愿者实践活动,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教育质量不再单纯以成绩、升学率为准,就是要扭转以学业成绩、升学率为指标的评价,构建体现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把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

  有人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一个不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题和辩论问题的学生,永远做不了真正的知道分子和知识分子,也不会有什么创造力,将原本貌似简单的问题变得充满可探究的乐趣,而这种乐趣又是最理想的学习状态的核心动力,这也许就是科技教育课堂教学和教育的良好启发。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更应该让科技教育成为学校亮丽的素质教育风景线,让学生在科技创新的动手实践中丰富学校生活,提升人文科技境界。

  社会需要人才,但是更需要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中小学生渴望成才,家长需要孩子更懂事、更感恩和更有思想,从教育规律上来说,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个人习惯和人格品德丰富、积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因地制宜,科学的通过社会实践来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社会、学校、家庭、中小学生更新教育和成才观念,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让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好人才。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