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让圣诞节多些温情的味道
赵文青
//m.auribault.com 2015-12-25 来源: 中工网—《劳动者报》
分享到: 更多

  圣诞节在城市各大商场促销的热闹氛围中姗姗而来。感同身受的是圣诞节已在中国流行开来,这已是既成事实。同样作为事实,对大多数热衷这个节日的年轻人来说,它却与宗教几无关系,它就是一个有些浪漫节日,一个可以放松甚至狂欢的理由。

  以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情况来说,圣诞节在时尚的年轻人中间基本被抽掉了宗教色彩,完全成为了一个世俗节日。圣诞老人的形象被广泛使用,但它出现最集中的场所是商场、餐饮及娱乐场所,四处助销助兴。中国年轻人实际在把圣诞节拿来“为我所用”。它们在中国既是节又不是节,年轻人自己把它们当成节过,但用不着尽看望老人、与大家庭团聚的义务。它们是纯玩节,可以在情侣间专享,或者任性地挑选朋友相聚。

  其实,圣诞节在尊重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大可多些温情味道和元素,会更加有意义,更加耐人寻味。在圣诞节,为父母、家人准备一份暖心的礼物,既是对父母一年来辛苦付出的回馈,也为过节增加了几分温情。也可选择在圣诞节,与三五要好朋友小聚,谈工作,聊感悟,分享成功的喜悦、探讨应对挫折的途径。当然,也可在圣诞节走进敬老院和儿童福利院,给那里的老人和孩子带去圣诞的气息和欢乐,让自己赢得心灵上的慰藉。圣诞节,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做让自己舒心、踏实的事情,为节日增加温情的味道。

  当然,也大可不必在外来节日面前产生文化侵袭式的恐慌。文化自信,最起码是不紧张。历史上,中国文化曾数次成功吸纳义理构架已经非常成熟的外来文化,变为本民族文化的新的激发点。它如江河奔流,自有强大的势能和弹性,不会因为有了洋节就抵御不住“西方文化扩张”。因此,不必因为内心的恐慌而小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无论是圣诞节这样的“洋节”还是中国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它们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应该怀着包容、接纳、传承的心态去“过好节”,就像今年的圣诞节一样,多些温情的味道,更舒服。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