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带徒”一举多赢
孙维国
//m.auribault.com
2016-03-15
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 | 更多 |
从现在起,厦门将在全市职工中广泛开展师带徒活动。全市将实现师徒结对4000对,其中有农民工的2400对。据悉,此举是为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推动厦门市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3月10日《海峡导报》)
师带徒是提升职工素质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对于2400对农民工,师带徒的现实意义更加凸显。
众所周知,许多农民工都是从初中、或者高中下来后,直接外出打工。在中学读书时,他们只学习相应的文化知识,没有接受任何技能培训。所以,农民工进到工厂,一切都得从头学。怎样学?新进厂农民工没有师傅专门教,都是车间主任安排一个工序,自己边干边学。就算学会了,也只能掌握这道工序的操作技术,对其他工序依然一无所知。
与此相对,农民工是许多企业的用工主体,农民工是否受过培训、掌握技能,对企业的现实作用不言而喻。许多企业最为缺乏的就是技能型工人,这一点从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用工荒”中清晰可见。
一边是企业紧缺技工,一边是农民工技能素质低,这提醒我们,提升农民工技能素质有多么急迫。怎样提升农民工技能素质?这个问题不知问了多少次,现在有了答案,“师带徒”让农民工直接跟名师学习,通过师带徒不但能提升技能素质,而且对以后的收入增长,乃至职业成长都大有裨益。不仅如此,师带徒活动的长期开展,就会有更多农民工受益,当越来越多农民工都能通过师带徒拥有一技之长,企业技工紧缺问题就会得到缓解。所以我说,“师带徒”有助缓解“技工荒”。
编辑:周文
杨国栋:中医复兴不能寄望于“长官意志”2012-06-05 |
向贤彪:请呵护那些“异想天开”2012-07-06 |
杨朝清:“民政技能大师”具有激励效应2012-11-14 |
王君平:给民间中医一片天2013-03-15 |
聂 好:“拜师会”随想2014-11-03 |
王宝忠:向违章行为说“不”2015-04-20 |
愿“以师带徒”成为新常态2015-05-28 |
拜师学技促成才2015-06-02 |
“师傅库”是宝库2015-09-23 |
导师带徒模式“活”起来2015-10-13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