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职工点题-正文
餐饮行业不应该歧视“大妈”
周洪庆
//m.auribault.com 2016-02-25 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 更多

  厦门人一进餐馆,都爱用“小弟”“小妹”来称呼服务员。不过,细心的吃货们却发现,眼下,餐馆里的小弟、小妹正在减少,叔叔、阿姨慢慢在增多。春节过后,餐饮业频现缺工,不少餐馆都在招人。其中,服务员最缺,尤其是年轻的服务员。多数餐馆老板都在感慨,现在,20多岁的服务员不好招了。(2月23日《海峡导报》)

  每年春节过后,“用工荒”都会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新闻——尽管企业一再提高保底工资,但依然很难招到人。这种现象,今年尤其严重。厦门的餐饮行业能够招聘到人——尽管是些“大妈”,也已经很不错的了。

  长期以来,餐饮行业青睐“小妹”而排斥“大妈”,也是一种就业歧视。再说,做餐馆服务员,“大妈”的工作质量并不比“小妹”差,甚至还要更好。“大妈”是过来人,不仅人生阅历更丰富一些,而且工作经历也更丰富一些。她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做习惯了家务事,与锅碗瓢盆、柴米油盐、拆拆洗洗亲密接触多年了,干起餐饮行业服务员来可谓得心应手。

  而“小妹”可就不同了。如今每个家庭均子女不多,不少家庭仅有一个独生子女,父母从小对她们娇生惯养,从不让他们干家务事,初做餐馆服务员自然没有“大妈”的业务熟悉,甚至于笨手笨脚的,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当然,如果餐饮行业招聘因此而排斥“小妹”,那么也成为了就业歧视,同样不值得提倡的。

  正值青春时期的“小妹”,无疑要比人到中年的“大妈”更有“颜值”,确能博得少数顾客的好感。但绝大多数顾客到餐饮行业消费,并非冲着年轻的“小妹”而来,而是奔着餐馆的味道和服务而来。餐饮行业应该注重自身的味道和服务,而不应该把眼睛盯在员工的年龄之上。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