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已平稳结束。日前,教育部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反映有考生收到个别科目部分试题的作答与考题内容相关。教育部有关部门立即报请公安机关进行调查。”教育部的一条长微博,证实了周末就已遍传网络的考研泄题“传说”。
最近几年,国家级考试屡曝泄题事件。为了杜绝“绝密”的试题被盗,于去年11月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然而,如此严厉的惩罚,何以就刹不住一些人考试作弊的侥幸之心与行为?
早在百年前,针对学术作伪的时弊,严复曾借友人之话,慨然曰:“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去年8月份,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4%的受访者确认自己或周围同学在大学期间有过作弊行为,66.6%的受访者感觉当前大学生作弊现象普遍。当这么多久经考场的人,非但对作弊不反感,甚至有人处心积虑跪求泄题,并在求得后践行互联网共享精神,就不难想象泄题背后是个怎样的“市场”。
作弊入刑依然有人作弊,究其原因,最为主要的一点是有作弊需求与市场。特别是这种需求与市场,又明显来源于高等教育,甚至是教育的整体功利化。例如,考研者众,但是能够真正潜心研究学术者几何?答案显然并不乐观。如此被功利挟裹的教育,有人抱着侥幸心理作弊,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相比替考作弊、高科技作弊之类,泄题作弊不了了之的概率最高。因为前者查起来相对容易,后者却把水搅得太浑了,不仅难于调查,组织重考的成本又太高,于是往往找几个替罪羊了事。这一次,在教育部微博发布考试“已平稳结束”的语境下,只是“有考生收到个别科目部分试题的作答与考题内容相关”,还会组织重考吗?如果不会,大饼就不会摊得太大,泄题入刑自然也就阻止不了惯性泄题。
需要强调的是,要想通过法律条文震慑考试作弊,还需要很多的制度补齐。比如,关注泄题应成考试组织者考前必做功课,而不是总要等到事后才去证实。如果不彻底斩断考试泄题的利益链,从试卷命题、印制、分发、运送、保管等环节严格把关,仅靠“事后诸葛亮”式的补救方法,难保下一次不发生类似的泄题事件。对泄题事件,不仅仅需要司法介入进行严厉打击,更需要通过调查寻找“治本药方”,建立健全相应的防控机制和应对机制。如此一来,才能真正杜绝泄题事件,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经济参考报:从转变方式看中国发展四大着力点2010-03-22 |
人民时评:给农民工子弟更多梦想2010-01-01 |
长江日报:观点交锋“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2010-01-01 |
胡乐乐:别让娱乐“点心”挤走教学“主食”2011-11-23 |
中国青年报:我们尚缺“性教育”的文化土壤2010-02-11 |
人民时评:他们为何诋毁民族政策?2009-07-23 |
中国青年报:我们尚缺“性教育”的文化土壤2010-02-11 |
中工时评:想尽一切办法为职工成长成才创造...2013-12-20 |
陈 曦:“双创”正成为经济活力之源2015-10-21 |
胡 波:大班额不变,大学课堂吸引力难提升2015-12-0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