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大力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
——第二届“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发言摘登
//m.auribault.com2014-06-24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四是打造国家智库。一是积极筹建高铁走出去世界性发展研究基地,深入开展高铁国际工程管理与运营服务研究,形成系统化、科学化中国高铁品牌走出去营销策略,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提供全方位“智库”服务。二是建立高铁走出去区域性发展研究中心。世界“三个一极”的非洲将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重要前哨,可适时成立“非洲高速铁路研发中心”(中国基地和海外基地),将为中国高铁登陆非洲大地提供强有力的前瞻性智力支持。当前,西南交大正以实际行动积极发挥服务国家战略的智库作用,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联合成立了中国在美国的第一个高铁研究中心——“高速铁路教育、科研与发展中心”。今天,“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高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学(上海)TOD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学(上海)系统安全研究中心”将正式成立;其中“中国高速铁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由著名学者高柏教授出任。三是打造海外推介品牌。高铁作为一种高技术、高投入的基础设施项目,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公众关注度。中国高铁走出去不仅是装备的走出去、技术的走出去,也需要从技术的超越转向文明的对话、文化的交流;除国家领导人出访亲自推介中国高铁外,还应有如金融组织、大型企业、知名智库、新闻媒体、国际友好协会等民间形式的策划推介,可适时在国外举办高铁走出去战略海外论坛,由民间、社会及专业人士“代言”政府进行推广,提升公信力、降低敏感度,以营造友好、和谐的文化产业交流氛围,助推高铁走出去战略实施。

  五是创新投融资方式。高铁走出国门,应探索稳妥和高效的全新投融资方式,以应对陌生环境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一是加强银企合作。继续发挥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主导作用,国开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可通过优先支持“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早期收获战略项目,引导并支持高铁走出去。二是灵活采用投融资模式。对于财政能力较好的国家可选用BT模式;对于流量大、商务环境好的项目可以选用TOD模式,通过土地和物业开发实现商业上的创新回报。三是提升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能力。利用国外发达证券市场和银行业直接融资,或运用设备设施金融租赁、ABS(资产支持证券化)、“杠杆收购”、银团贷款、设立国际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等先进的融资手段,促使高铁走出去项目向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拓展。四是研究并推广“资源换高铁”模式,实现战略共赢。五是加快推进国际银行建设。目前应重点推进金砖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银行的建设,以国际银行金融支持为基础,驱动与非洲、东南亚、中亚、中东等国合作共同投资建设区域铁路网,并扩大以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支点的经贸、投资、财经和金融合作。(西南交通大学校长 徐飞)

  打造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软实力

  十八大以来,中国高铁走向世界迎来了新的契机。中国政府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中印孟缅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在外交场合亲自推销中国的高铁。国内的许多省市摩拳擦掌,争当新丝绸之路的起点,并纷纷从向西开放的新视角规划本地的未来。

  中国高铁不仅有世界最长的运营里程,而且有高铁技术,系统集成,成本优势,和融资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然而,这些硬实力还没有使中国高铁迅速地走向世界。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尽管中国这几年一直要打通欧亚大陆的多条线路,迄今为止通往欧洲的还仍然只限于渝新欧铁路代表的北线。

  为什么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向国际市场出口了无数产品,推销高铁却这么难?

  这是因为与推销其他工业制成品不同,出口高铁要求较高水平的软实力,而中国在软实力方面还有待提高。这里谈的软实力不是西方常常讲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理念,而是更具体的对进口国各方面国情的认知能力,对国际市场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制定适合国际市场实际情况的市场进入策略的能力,国内出口高铁各有关行动主体之间的协调能力,和向买方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的能力等等。简言之,出口高铁的软实力必须有强有力的国际研究和各相关社会科学领域的支持。

  出口高铁需要较强的软实力与高铁本身作为产品的特点直接有关。

  他国在进口中国出口的一般工业品时的决策者往往是单个企业,而进口高铁的决策者经常是政府。一旦决策与政府有关,一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过程就必然要影响高铁的命运。

  比如,在中国成功地与泰国签订了大米换高铁的协定之后,泰国的政治局面突然发生重大变化。红衫军与黄衫军之间的抗争最后演变成政局变化,泰国的法院判定原来英拉政权制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整个计划为非法。这样以来,大米换高铁的协议至少暂时搁浅。

  他国企业在决定是否进口中国其他的工业制成品时一般只考虑个人消费者与企业消费者对产品功能的需要,技术是否先进,成本是否低廉等因素。而政府在决定是否进口高铁时则必须要考虑公共效益。因此,一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保护、族群、宗教、土地制度,乃至于与国内公路和航空产业间的竞争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高铁的命运。

  中巴铁路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而言,中巴铁路的战略意义远远大于公路的意义。然而,在巴基斯坦的国内政治中,建设公路的私人公司实力强大,而管理铁路的国营公司却缺少话语权。因此,虽然巴国的铁路还是当年英国殖民地时代的遗产,已经落后,很多巴国的人已经不把它当成出行的交通工具,但如果由巴方来决定中巴经济走廊各具体项目之间的优先顺序,铁路可能要被排在后面。中方应该看到巴国政治经济的这种特点,才可能大力推动中巴铁路项目上马。

  不仅如此,在一国政府决定是否进口中国的高铁时,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国家安全和恐怖主义威胁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它最终的决定。对出口方中国而言,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的能力在很多情况下都要影响中国的高铁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或者建设陆上通道的建议能否被他国接受。

  某国从2002年就开始规划合作高铁项目。但是政府立场一直有变化。据说,担心中国经济影响力在该地区的扩大是主要因素,周边邻国的一些异议声音也是原因之一。

  目前,中俄开始落实战略合作。俄国在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方面的立场发生积极变化。如果上和组织之间在既有合作之外增加经济合作功能,该地区的一些高铁项目就有可能启动落实。

  下一个重要的看点就是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印度时,高铁是否能够成为双方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抓手。这将对泛亚铁路和中巴铁路的命运都会产生影响。

  如果中俄印逐步形成良性合作关系,将对东南亚产生地缘政治上的重大影响。缅甸和泰国必然会重新认识中国高铁对本国的战略意义,从而加速泛亚铁路的建设。巴基斯坦内部也必然要对中巴铁路的优先度有重新的认识。

  出口高铁远远不只是出口车头与车厢代表的产品的硬件和控制软件,它是出口一个系统工程。出口高铁经常意味着出口产业标准、知识产权、人力资本和管理体制。

  李克强总理访问非洲时宣布中国愿意帮助整个非洲大陆修铁路网。对很多根本没有铁路的非洲国家而言,这个从零开始的事业需要的帮助太多。中国作为出口国必须要提供整套的,涉及方方面面的出口支持计划。如果中国能做到这一点,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可以与中国竞争。因为在这个全方位的竞争中,中国铁路的系统集成的重大优势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与中国出口到国际市场的许多工业制成品依靠跨国公司长期经营的全球销售网络不同,出口高铁的行动主体是以往没有很多国际经验、对外国情况缺乏深度了解、只是在近年来刚刚试图走出去的国有企业。他们需要在提升软实力方面的重要支持。

  中国高铁要想走向世界,中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和咨询公司必须积极地展开针对非西方国家的国际研究,并在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为高铁走向世界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援。发展这样的软实力不仅是中国高铁走向世界,而且是中国崛起的前提条件。 (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高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高柏)

  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要朝着三大目标迈进

  七年前,巴西里约热内卢被选为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为解决世界杯和奥运会期间接待需求,里约州政府启动了其轨道交通运输能力快速提升计划。2012年3月20日中国北车EMU动车组在里约投入运营以来,获得乘客的广泛赞誉,巴西媒体刊出了“为中国新车打满分”的大字标题;里约州政府网站用“中国新车将现代化带给铁路系统乘客”的通栏标题,表达对“中国创造”的赞赏之情;2013年9月,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再获巴西里约州90辆地铁新订单。

  “中国创造”要想勇夺高铁“世界杯”,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战略方面要朝着三大目标迈进。一是“走进去”,就是要走到“核心”里面去,要全面突破和掌握高速列车核心关键技术,系统、灵活地掌控关键系统、重要零部件以及核心软件。当前,中国北车已分别在长春和唐山建有长客制造基地、唐车制造基地两个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动车组研发制造基地。二是“走上去”,在“水平维度”上要实现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并行、再到技术引领,在“垂直维度”上要实现向“微笑曲线”价值链高端迈进。三是“走出去”,就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我国高速列车装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总的来讲,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中国高铁的“三大跨越”,即实现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的跨越,从“技术输入”到“技术输出”的跨越,以及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世界杯足球赛已经打响,虽然中国足球队没有取得入场券,但我们想说的是国足不哭,国货替你们攻占世界杯!(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王勇智)

  铁路国际合作一直是中国外交的精致名片

  当前,中国铁路走出去,特别是高铁走出去面临大好形势。

  第一,中国高铁实力领先世界。中国高铁总营运里程已达到1.1万公里,在建高速铁路规模达到1.2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铁投产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凡是来华体验过中国高铁的外国政要、记者均是赞不绝口。伦敦市长约翰逊说,中国高铁的速度比最快的玛莎拉蒂跑车还快,噪音或震动没有猫的咕噜声大,最令人震惊的是修建高铁的效率。

  第二,全球特别是亚洲正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南北国家都在发展高铁和改造升级既有铁路。据测算,每修建一公里的高速铁路将会直接创造600多个就业岗位。这些国家看重中国铁路建设的声誉和实力,热切希望与中国开展铁路特别是高铁领域的建设与合作。

  第三,中国正在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等对外经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是“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其中,道路联通是优先,铁路通是优先中的优先。目前许多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态度积极,如土耳其希将东西高铁项目纳入其中,欧洲、阿拉伯国家也都在推进本地区的互联互通,期待与我“一带一路”战略对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将进一步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历史性机遇,未来有可能形成一条“钢铁丝绸之路”。

  第四,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高铁走出去。高铁项目已成为中国领导人出访时推动的重点合作领域之一。李克强总理在出访时宣介中国高铁的五大优势:装备技术完善,运营经验成熟,质量有保障,性价比高,在国际市场享有良好声誉。高铁走出去也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高铁外交”已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的名片之一。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全力推动高铁走出去,每个中国驻外的外交官都是中国高铁的“宣传员”。

  高铁走出去,不仅有助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也有助于促进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还将为区域性互联互通及区域一体化提供助力,这是中国为地区、为他国提供的公共产品,是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具体体现。当然,高铁走出去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有驻在国的政治安全风险、融资问题、轨距差异、安全性以及激烈的竞争等。

  推动高铁走出去,一是要统一认识,坚定信念,积极作为。二是要加强企业间的协调合作,形成合力,积极考虑组成包括线路预可研、技术培训、融资、施工、设备供应、运营等联合体。三是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我们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多做实事,李克强总理访问非洲时宣布设立高铁研发中心就是很好的例证。四是善做公关。企业要重视回馈当地社会,积极参与当地慈善事业,尤其要高度重视环保、民生等问题。组建专业公关团队,在驻在国积极开展政府、社会、媒体和危机公关,以驻在国民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传递企业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参赞 高振廷)

  对中国高铁“走出去”长远发展的五点建议

  轨道交通经过国内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勘察设计、生产采购、工程施工、安装调试、运维服务一个全产业链的体系,若在海外,需要增加国际合作、金融机构。对一个国家、城市,轨道是大事,国内企业要合作起来,去打造一个联合体的模式,去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轨道交通的未来发展需要一系列技术支撑条件,互联网时代下的ICT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的发展,通过为安全生产运营提供保障,为现代化企业的高效运营提供系统支撑,提供快捷、无忧、方便的多样化客户服务,助力轨道交通发展。从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长远发展计,建议:一是要结合所在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在场站、车载等方面尽可能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二是在已形成的勘察设计、生产采购、工程施工、安装调试、运维服务等全产业链体系基础之上,增加国际合作、设立金融机构等环节,打造一个合作共赢的轨道交通产业生态链联合体模式,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三是建好基于强化安全控制的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为以后的持续订单打好坚实基础。四是转变服务,将服务拓展到乘客信息服务。五是针对不同国家的区域条件,进行差异化技术创新。(中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胡剑)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