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加速摘帽才能根治协会“四风”
张玉珂
//m.auribault.com 2017-05-04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部分行业协会学会“四风”问题易发多发,表面来看是监督管理不力,实质上还在于长期充当“二政府”角色

  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兼职取酬、滥发津补贴、行业会议泛滥、官味十足……近日,有媒体调查显示,部分协会学会商会“四风”蔓延,不收敛不收手态势未得到遏制。如何防止行业协会学会成为“四风温床”乃至“反腐洼地”,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行业协会学会“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监督管理不力是重要原因。从内部监督看,有的行业协会学会制度不健全,会员大会和理事会没有发挥民主决策作用,在一些重大事项、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个人说了算的现象;有的财务管理混乱,存在账外设账、公款私存、虚报冒领等问题,甚至被搞成本部门的小金库。从外部监督看,上级单位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年检进行程序性监督,而年检本身也主要是审查被检单位的上报材料,很难算是有实质意义的监督检查。

  部分行业协会学会沾染“四风”问题,实质上源于它们长期充当“二政府”角色。这些协会学会政会不分、管办一体,与行政部门职权交织不清、利益关联千丝万缕,民间形象地称之为“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中央巡视组发现,有的协会学会充当“红顶中介”,迂回型权钱交易等权力寻租问题突出;有的部委利用主管社会组织的权力为干部谋职牟利。正因为特殊的行政关系,主管部门常常对协会学会种种乱象的监管问责慢半拍、软三分。

  如此看来,破解协会学会暴露的“四风”问题,除了加强监管、高压严治,加快去行政化改革尤为关键。当前,仍有不少行业协会学会只是政府部门的门面和附属物。对此,一些企业负责人直截了当地指出,协会学会管得多而服务少,“管”又限于人力、能力等因素而止于发文、开会等方式;作风建设不给力,“不听话就卡你”“不买账就刁难你”。只有加快去行政化,褪去“红顶”光环,协会学会才能避免成为“捞钱协会”“发证协会”;理清与政府部门的边界,才能把那些“政府想干不能干,企业想干干不了”的事情做到位,更好激发服务活力和潜力。

  应该说,国家近年来推动协会学会去行政化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从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到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任职管理办法试行,再到2016年《行业协会商会综合监管办法(试行)》发布……协会等“脱钩”改革步步为营,开启试点,负责人“脱帽”,公务员禁止兼任,监管跟上不“脱管”,不断淡化行政色彩,逐步向专业性社会组织回归。然而也要看到,一些行政部门推进改革力度不够,协会学会职能剥离过缓、过迟,阻碍了“四风”问题的有效解决。

  协会学会去行政化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脱钩最大的阻力,在于人员臃肿、尾大不掉,如何消化有级别的负责人是个难题。然而,改革若是瞻前顾后、畏葸不前,很可能就会前功尽弃。这场革命,既需要改革者壮士断腕的勇气,也需要被改革者舍小顾大的配合。摒弃单位和个体的小利益,服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逻辑,协会学会才能赢得社会和企业的尊重,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