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区域联合抗霾应进一步制度化
樊大??/span>
//m.auribault.com 2016-12-06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受大气环流及大气化学作用,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明显,目前京津冀地区严重灰霾污染频发,区域污染共同防治是必然选择。区域联合抗霾,这一新举措在取得了效果后,还应进一步将其制度化,并以此扩大治霾成果。

  环境保护部5日通报,12月2日至4日,受明显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一次大面积区域性空气重污染过程,涉及60多个城市。环境保护部积极部署,于11月29日晚提前函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人民政府,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有60个城市统一启动预警响应,首次实现了区域高级别、大范围预警应急联动。

  在冷空气的帮助下,几天来盘踞华北黄淮等地的雾霾逐渐消散了。在本次大面积雾霾过程中,仍有一些规模企业在应急减排预案方面弄虚作假并超标排放烟尘。而一些“散小乱污”企业随意排放则更为严重,即使在重污染天气也是黑烟依旧。另外,在本轮雾霾天气里,一些地区仍存在面源管控不到位情况,烧荒、烧秸秆现象依然多见。对在重污染天顶风作案、超标排放的不法分子,环保及司法部门必须严格问责依法惩处,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大气污染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在治理过程中,环保监督、处罚措施必须越来越严,只有这样这场空气保卫战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次雾霾天气,暴露出一些老问题,期间环保部门使出的“新手段”也格外引人关注。在本轮空气重污染开始之前,环保部就根据有关预报,统一提前发布了重污染预警,在京津冀及周边的广大区域内,首次实现了高级别联防联控。其中,石家庄、保定等9个城市启动红色预警;北京、天津、太原等24个城市启动橙色预警。

  环保部的“新手段”是否奏效?效果非常明显。我国北方上一次大面积雾霾发生于11月初,期间东北、华北地区的重污染天气持续了多日。上次污染过程中,各地普遍存在着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地方政府对雾霾表现出麻木和听之任之的态度。地方政府的这种态度,直接导致了空气污染期间,各地雾霾预警启动不及时,甚至是不启动;预警启动后,防霾应急预案普遍执行不力。在一片灰霾之中,该挖土方的照挖,焚烧垃圾的照旧,道路遗撒、扬尘问题仍然突出。

  在上次雾霾天气中,环保部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存在应急响应不及时,应对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显然是为了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在本次雾霾过程中,环保部使出了针对性非常强的“新手段”——统一启动预警响应,组织区域联合抗霾。

  在环保部的统一号令以及环保部督查组的监督下,此次各地的表现均是大不一样。地方环保、公安等相关部门纷纷组成联合督查组,有的地方甚至是市长亲自带队进行暗访,督促重点区域、重点排放企业、各类施工工地全面落实减排措施。本次污染过程中,各地及时启动预案,比较严格地落实了应急措施,其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些举措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空气重污染的负面影响。

  受大气环流及大气化学作用,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明显,目前京津冀地区严重灰霾污染频发,区域污染共同防治是必然选择。区域联合抗霾,这一新举措在取得了效果后,还应进一步将其制度化,并以此扩大治霾成果。

  未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还应在环保部门的统一指挥下,统一执行越来越严的排放限值,建立区域联合执法机制,统一执法尺度、规范执法程序。总之,相关区域应建立更为紧密的污染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共同面对环境压力,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进而不断改善区域内大气质量。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